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表达和分布定位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8页
 1 β-葡萄糖苷酶与茶叶香气第13-14页
 2 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4-15页
 3 β-葡萄糖苷酶研究现状第15-22页
 4 原位杂交研究现状第22-26页
 5 本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第26-28页
第二章 茶树β-葡萄糖苷酶cDNA克隆第28-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6页
   ·材料第2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8页
   ·主要试剂第28页
   ·克隆载体流程图第28页
   ·方法第28-36页
     ·仪器和试剂的预处理第28-29页
     ·茶树总RNA的提取与鉴定第29-30页
     ·β-葡萄糖苷酶基因片段克隆第30页
     ·RT-PCR反应第30-34页
     ·3′/5′RACE扩增第34-35页
     ·序列分析第35-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50页
   ·茶树总RNA的分析第36页
   ·逆转录cDNA第一链的鉴定第36-37页
   ·β-葡萄糖苷酶基因特异片段的RT-PCR扩增分析第37-38页
   ·β-葡萄糖苷酶基因特异片段克隆的酶切鉴定第38页
   ·3′ RACE扩增分析第38-39页
   ·5′ RACE扩增分析第39-40页
   ·β-葡萄糖苷酶cDNA序列的分析第40-50页
     ·β-葡萄糖苷酶基因预测蛋白的特征分析第40-45页
     ·植物β-葡萄糖苷酶核苷酸序列比较第45-46页
     ·β-葡萄糖苷酶的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第46-47页
     ·茶树与其它植物-葡萄糖苷酶的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第47页
     ·β-葡萄糖苷酶系统进化树分析第47-50页
 3 讨论第50-51页
 4 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茶树β-葡萄糖苷酶cDNA原核表达第52-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7页
   ·材料第52页
   ·方法第52-57页
     ·β-葡萄糖苷酶cDNA片段的分离和克隆第52-54页
     ·表达蛋白第54-55页
     ·目的蛋白分析第55-56页
     ·不同诱导时间、不同培养温度、不同IPTG浓度处理第56页
     ·SDS-PAGE聚丙烯凝胶电泳第56页
     ·表达蛋白的活性测定第56-5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7-63页
   ·Mβ-Glc编码区cDNA片段扩增第57页
   ·重组表达质粒的酶切鉴定第57-58页
   ·在pET-32a表达系统中的表达第58-62页
     ·不同诱导时间的表达情况第60页
     ·不同培养温度的表达情况第60-61页
     ·不同IPTG浓度表达情况第61-62页
     ·表达蛋白的存在形式第62页
   ·表达蛋白活性测定第62-63页
 3 讨论第63-65页
 4 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茶树β-葡萄糖苷酶mRNA表达的研究第66-8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72页
   ·材料第66页
   ·主要仪器第66页
   ·主要试剂第66页
   ·转录载体pGEM-4ZF(+)/-Glc构建(图24)第66页
   ·方法第66-72页
     ·原位杂交技术路线第66页
     ·构建pGEM-7ZF(+)重组质粒载体第66-69页
     ·β-葡萄糖苷酶基因RNA探针制备第69-70页
     ·石蜡切片第70-71页
     ·杂交第71-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81页
   ·重组质粒构建与与酶切第72-73页
   ·茶树β-葡萄糖苷酶的mRNA表达第73-81页
     ·营养器官的β-Glc-mRNA第73-74页
     ·不同品种的β-Glc-mRNA第74-76页
     ·春、夏、秋梢叶子β-Glc-mRNA第76-77页
     ·不同加工技术的影响第77-78页
     ·茶树营养组织细胞中的β-Glc-mRNA第78-81页
 3 讨论第81-83页
 4 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定位原位扩增研究第84-9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4-85页
   ·材料第84页
   ·主要仪器第84页
   ·主要试剂第84页
   ·方法第84-85页
     ·原位PCR技术路线第84-85页
     ·组织制备第85页
     ·组织细胞渗透处理第85页
     ·LISA第85页
     ·检测第85页
     ·设立对照第8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5-89页
   ·槠叶齐品种原位PCR定位第85-88页
   ·福鼎大白茶品种原位PCR定位第88-89页
 3 讨论第89-90页
 4 小结第90-91页
总结第91-93页
研究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4页
附录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参加研究课题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跨国公司发展及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下一篇:如何构建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