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论文

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及模型构建--龙胜生态旅游区案例研究

摘要第1-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4页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特点第10-14页
     ·生态旅游概念第10-13页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特征第13-14页
       ·生态旅游区域的拓展第13页
       ·生态旅游资源范围的拓展第13页
       ·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第13-14页
       ·生态旅游概念的实体是旅游活动第14页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理念指导下的具体实践活动第14页
   ·生态旅游区的演进与发展第14-16页
     ·生态旅游区的起源第14-15页
     ·生态旅游区第15-16页
   ·生态旅游区规划与管理第16-18页
     ·生态旅游区规划第16-17页
     ·生态旅游区开发与管理第17-18页
   ·生态旅游区环境研究第18-20页
     ·旅游环境容量第18页
     ·旅游环境效应与评价第18-19页
     ·旅游环境伦理第19-20页
   ·绩效评价第20-24页
     ·绩效含义第20页
     ·绩效评价理论第20-21页
       ·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第20页
       ·绩效评价属性和要素第20-21页
     ·相关评价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第21-24页
       ·生态旅游的评价研究第21-22页
       ·可持续旅游评价研究第22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22页
       ·旅游业的绩效评价第22-24页
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30页
   ·问题提出第24-26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页
   ·研究方法第26-30页
     ·研究思路第26-27页
     ·研究方法第27-30页
       ·资料采集第27-28页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方法第28页
       ·生态旅游区分区方法第28页
       ·生态旅游区绩效指标的体系的构建第28-29页
       ·生态旅游区绩效模型的构建第29-30页
3 研究地概况第30-42页
   ·研究地选择的可行性第30页
   ·龙胜概况第30-42页
     ·自然概况第31-36页
       ·地形地貌第31页
       ·河流水文第31-32页
       ·气候第32-34页
       ·生物第34-36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36-38页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第36-37页
       ·人口资源第37页
       ·国民经济第37-38页
     ·旅游业发展状况第38-42页
       ·旅游业发展回顾第38-39页
       ·旅游发展规模第39-41页
       ·旅游空间格局第41-42页
4 龙胜生态旅游区的分区第42-54页
   ·生态旅游资源第42-46页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第42-43页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第43-45页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研究第43-44页
       ·龙胜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研究第44-45页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第45-46页
       ·评价依据第45页
       ·评价指标体系第45页
       ·评价等级标准确定第45-46页
   ·生态旅游区第46-54页
     ·生态旅游区的概念和特征第46-47页
     ·生态旅游区的构成条件第47-48页
     ·生态旅游区的空间构架第48-49页
     ·生态旅游区的分类第49-52页
     ·龙胜生态旅游区的分区第52-54页
5 生态旅游区绩效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第54-63页
   ·指标体系及建立原则第54-55页
     ·关于指标体系第54页
     ·生态旅游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54-55页
   ·生态旅游区绩效指标的设计第55-61页
   ·指标测度及方法选择第61-62页
   ·指标评判及赋值标准第62-63页
6 生态旅游区单项指标要素评价及其赋值第63-92页
   ·社会绩效单项指标要素评价及其赋值第63-72页
     ·旅游地社会环境第63-69页
     ·旅游地社区物质精神文明第69-72页
   ·经济绩效单项指标要素评价及其赋值第72-79页
     ·旅游直接经济收益第72-75页
     ·旅游间接经济收益第75-79页
   ·环境绩效单项指标要素评价及其赋值第79-87页
     ·主要环境指标要素第79-83页
     ·旅游生态效益第83-87页
   ·景观质量第87-92页
     ·可视景观质量第87页
     ·可感觉景观质量第87-92页
7 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第92-102页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及原理第92-93页
     ·方法简介第92页
     ·层次分析法主要步骤第92-93页
   ·龙胜生态旅游区绩效层次分析评价第93-97页
   ·结果与分析第97-99页
   ·指标要素的筛选第99-102页
8 绩效评价模型第102-111页
   ·多元线性数学模型的一般原理第102-103页
   ·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第103-109页
     ·模型应用软件介绍第103页
     ·模型构建第103-106页
     ·模型理论检验第106-109页
     ·对资江-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的验证第109页
   ·小结与讨论第109-111页
9 结论第111-115页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111-112页
   ·龙胜生态旅游发展建议第112-113页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4页
ABSTRACT第124-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附录第128-166页
 个人简况第128-130页
 附录1 龙胜各族自治县区位图第130-131页
 附录2 龙胜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分布评价图第131-132页
 附录3 龙胜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分布评价图第132-133页
 附录4 龙胜生态旅游区分区图第133-134页
 附录5 龙胜县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单体等级表第134-135页
 附录6 龙胜生态旅游资源总体评价结果表第135-136页
 附录7 龙胜生态旅游资源典型图片第136-141页
 附录8 1999-2002龙胜县河流水例行监测结果表第141-142页
 附录9 龙胜县城大气监测报告第142-143页
 附录10 龙胜境外游客调查表第143-146页
 附录11 龙胜国内旅游者调查表第146-148页
 附录12 广西龙胜植物名录第148-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3非编码区的变异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关系
下一篇:何首乌对Aβ致AD鼠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