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8页 |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裂陷盆地转换带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海塔盆地勘探现状 | 第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6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区域构造特征 | 第18-24页 |
·区域构造位置及盆地特征 | 第18-20页 |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地层层序及构造演化特征 | 第20-22页 |
·地层层序特征 | 第20页 |
·构造演化特征 | 第20-22页 |
·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其油气分布规律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主干边界断层分布特征 | 第24-38页 |
·主动裂陷幕主干断裂梳理及其分布特征 | 第24-33页 |
·断裂组合校正分析 | 第33-38页 |
·断裂连接评价参数及标准的建立 | 第34-35页 |
·断裂组合校正—以塔南凹陷为例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断裂生长机制及转换带的形成机制 | 第38-48页 |
·断裂生长机制分析 | 第38-40页 |
·转换带的形成机制 | 第40-48页 |
·分段生长的普遍性 | 第40-44页 |
·差异运动机制与“撕裂”型转换带的形成 | 第44-48页 |
第四章 转换带的分类、识别及其形成演化规律 | 第48-70页 |
·裂陷盆地转换带分类、级次及其特征 | 第48-50页 |
·裂陷盆地转换带识别及其形成演化规律的厘定 | 第50-59页 |
·裂陷盆地转换带识别方法及其局限性 | 第50-56页 |
·转换带形成演化规律的厘定 | 第56-59页 |
·“四图一剥”技术识别、分析转换带形成演化规律 | 第59页 |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转换带类型、分布及其形成演化规律 | 第59-68页 |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转换带类型、分布 | 第59-66页 |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转换带的级次及其分布 | 第66-68页 |
·转换带形成演化规律 | 第68-70页 |
第五章 转换带控藏机理 | 第70-84页 |
·转换带控砂规律 | 第70-78页 |
·转换带控砂规律—以塔南凹陷东次凹为例 | 第70-77页 |
·裂陷盆地转换带控砂模式 | 第77-78页 |
·转换带控藏机理 | 第78-84页 |
·转换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第78-80页 |
·转换带控藏模式 | 第80-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详细摘要 | 第95-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