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第1-12页 |
1.1 重庆市高速公路的建设形势 | 第10-11页 |
1.2 重庆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项目及本项目的背景 | 第11-12页 |
2. 项目设计原则、目标和内容 | 第12-15页 |
2.1. 设计原则 | 第12-13页 |
2.1.1. 统筹规划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 | 第12页 |
2.1.2. 实用经济、可靠先进的原则 | 第12-13页 |
2.1.3.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突出专网特性的原则 | 第13页 |
2.1.4. 网络集中控制、分层管理的原则 | 第13页 |
2.2. 设计的目标 | 第13-14页 |
2.2.1. 技术目标 | 第13-14页 |
2.2.2. 应用目标 | 第14页 |
2.3. 设计内容及范围 | 第14-15页 |
2.3.1. 设计内容 | 第14页 |
2.3.2. 设计范围 | 第14-15页 |
3. 需求分析 | 第15-21页 |
3.1. 联网收费管理体制及收费模式: | 第15页 |
3.1.1. 联网收费的业务管理体制 | 第15页 |
3.1.2. 联网收费的收费制式: | 第15页 |
3.2. 联网收费数据种类分析: | 第15-19页 |
3.2.1. 收费交易数据: | 第15-19页 |
3.2.2. 路网基础数据: | 第19页 |
3.2.3. 业务管理数据 | 第19页 |
3.2.4. 联网收费数据汇总统计 | 第19页 |
3.3. 联网收费数据流向分析 | 第19-21页 |
4. 重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通信主干网设计 | 第21-61页 |
4.1. 重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通信网络设计特点 | 第21-22页 |
4.2. 通信技术的选择 | 第22-24页 |
4.2.1. 必须满足长距离传输和多节点接入 | 第22页 |
4.2.2. 必须满足收费数据的传输时效性和可靠性要求 | 第22-23页 |
4.2.3. 必须具有综合业务接入功能 | 第23页 |
4.2.4. 必须有成熟应用的主流技术 | 第23-24页 |
4.3. 联网收费数据通信主干网结构设计 | 第24-39页 |
4.3.1. 采用SDH传输+IP交换的两层技术 | 第24页 |
4.3.2. 联网收费数据通信主干网采用三层网络结构 | 第24-25页 |
4.3.3. 联网收费数据通信主干网采用树状拓扑结构 | 第25页 |
4.3.4. SDH光传输层的组网设计 | 第25-29页 |
4.3.4.1. SDH主干网的组网设计 | 第25-27页 |
4.3.4.2. SDH主干网业务容量分配 | 第27页 |
4.3.4.3. 接入网容量分配 | 第27-28页 |
4.3.4.4. 传输主干网容量分配 | 第28-29页 |
4.3.5. SDH传输中继段长计算 | 第29-30页 |
4.3.5.1. 中继段内系统构成 | 第29页 |
4.3.5.2. 根据传输功率衰耗计算中继段长度 | 第29-30页 |
4.3.6. SDH传输层组网设计 | 第30-34页 |
4.3.6.1. 环线1+1保护环设计 | 第30-31页 |
4.3.6.2. SDH主干线传输 | 第31-32页 |
4.3.6.3. SDH接入网组网设计 | 第32-33页 |
4.3.6.4. 支线接入 | 第33-34页 |
4.3.7. SDH传输接入网同步时钟网设计 | 第34-38页 |
4.3.7.1. 阶段一:传统数字同步网为现有业务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 第34-35页 |
4.3.7.2. 阶段二:在通信总中心(结算中心)设置高等级的铯(铷)原子钟,建立本地基准钟(LPR),为全网提供同步定时基准 | 第35-36页 |
4.3.7.3. 阶段三:全面建设重庆市高速公路数字同步网 | 第36-38页 |
4.3.8. SDH传输接入网网络管理 | 第38-39页 |
4.4. 计算机网络主干网组网设计 | 第39-61页 |
4.4.1. 联网收费计算机网络拓扑 | 第39-41页 |
4.4.2. 结算中心计算机网络 | 第41-44页 |
4.4.2.1. 系统构成 | 第41-42页 |
4.4.2.2. 结算中心主要网络设备硬件平台 | 第42-44页 |
4.4.3. 收费中心计算机网络 | 第44-46页 |
4.4.3.1. 系统构成 | 第44-45页 |
4.4.3.2. 收费中心主要网络设备硬件平台 | 第45-46页 |
4.4.4. 收费站计算机网络 | 第46-48页 |
4.4.4.1. 系统构成 | 第46-47页 |
4.4.4.2. 收费站计算机网络硬件平台 | 第47-48页 |
4.4.5. IP地址分配及域名分配 | 第48-49页 |
4.4.5.1. IP地址分配 | 第48页 |
4.4.5.2. 预留地址的使用 | 第48-49页 |
4.4.5.3. IP地址回收 | 第49页 |
4.4.6. DNS域名系统设计 | 第49-51页 |
4.4.6.1. DNS系统结构 | 第49页 |
4.4.6.2. DNS域名设计 | 第49-51页 |
4.4.7. 联网收费计算机网络管理 | 第51-55页 |
4.4.7.1. 网络管理结构 | 第51-52页 |
4.4.7.2. 网管系统功能 | 第52-53页 |
4.4.7.3. 网管系统性能 | 第53页 |
4.4.7.4. 网络故障诊断 | 第53-54页 |
4.4.7.5. 网管软件选型 | 第54-55页 |
4.4.8. 网络安全设计 | 第55-61页 |
4.4.8.1. 外网和内网的划分原则 | 第55-56页 |
4.4.8.2. 联网收费计算机主干网络的内网安全设计 | 第56-58页 |
4.4.8.2.1. 为联网收费建立了PSTN拨号备份链路 | 第56页 |
4.4.8.2.2. 联网路段之间(成渝路、渝涪路、上界路、渝黔路等)的网络之间不能够互访; | 第56-57页 |
4.4.8.2.3. 屏蔽非安全端口 | 第57页 |
4.4.8.2.4. 设置PPP密码验证 | 第57页 |
4.4.8.2.5. 其他配置要求 | 第57页 |
4.4.8.2.6. 严格控制管理用户权限 | 第57页 |
4.4.8.2.7. 设置SNMP字串 | 第57-58页 |
4.4.8.2.8. 启动SNMP的日志,配置audit.cfg文件。 | 第58页 |
4.4.8.3. 联网收费计算机主干网络的外网安全设计 | 第58-61页 |
4.4.8.3.1. 建立IBME-FIRWALL防火墙来保证通信专网与外网的通信安全 | 第58-61页 |
5. 重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通信网络发展展望 | 第61-71页 |
5.1. 重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对通信网络提出综合化的应用需求 | 第61-62页 |
5.1.1. 建立高速公路运营收费管理及交通量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应用。 | 第61页 |
5.1.2. 建立高速公路建设、运行养护信息系统应用。 | 第61页 |
5.1.3. 建立高速公路GIS及资源管理系统应用 | 第61-62页 |
5.1.4. 依托高速公路通信网络,结合公众网络,建立高速公路信息资源发布网络 | 第62页 |
5.2. 通信技术发展展望 | 第62-71页 |
5.2.1. ATM网络 | 第63-64页 |
5.2.1.1. 基于MPLS技术的信息承载网络 | 第63页 |
5.2.1.2. ATM广域网的综合优点 | 第63-64页 |
5.2.2. 光传输网(OTN) | 第64-71页 |
6. 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第7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