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可持续社区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研究

第一章 绪言:可持续社区理念的提出第1-19页
   ·研究的背景第8-11页
     ·社会背景第8-9页
     ·发展趋向第9-11页
   ·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第11-15页
     ·论文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第11-12页
     ·理论基础第12-13页
     ·可持续社区的概念和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3-15页
   ·从住区设计到社区设计第15-19页
     ·现代主义的住区设计第15页
     ·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的理论与实践第15-16页
     ·居住小区第16页
     ·新城市主义第16-17页
     ·阿瓦尼原则第17-19页
第二章 可持续社区的内涵第19-32页
   ·可持续社区的社会学内涵第20-27页
     ·社区文化与社区特性第21-23页
     ·社区归属感第23-24页
     ·社区交往第24-25页
     ·公平与共享的社区第25-27页
   ·可持续社区的生态内涵第27-32页
     ·可持续性第27页
     ·社区与生态系统的类比第27-28页
     ·社区设计的生态学本质第28-29页
     ·可持续社区设计的技术选择第29-32页
第三章 可持续设计理念之一:社会和谐发展的社区第32-48页
   ·控制规模第33-37页
     ·邻里规模第33-34页
     ·社区密度第34-35页
     ·步行与社区半径第35-37页
   ·混合使用第37-39页
     ·混合使用的内涵第37页
     ·混合使用的原则第37-39页
   ·创建社区特性第39-44页
     ·社区特性的影响因素第39-40页
     ·创建社区特性的途径第40-42页
     ·创建社区特性的实例--滨海城第42-44页
   ·公共空间设计第44-48页
     ·广场设计第44-45页
     ·街道设计第45-48页
第四章 可持续设计理念之二:生态可持续的社区第48-56页
   ·资源系统第49-53页
     ·物质循环与再生设计第49-50页
     ·能量流动与节能设计第50-53页
   ·环境系统第53-56页
     ·可持续社区与环境的关系第53页
     ·环境设计第53-54页
     ·可持续社区的环境特征第54-56页
第五章 公众参与的社区设计方法第56-70页
   ·公众参与的理论第57-61页
     ·可持续发展强调公众参与的意义第57-58页
     ·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回顾设计第58-59页
     ·公众参与的作用第59-61页
   ·公众参与社区设计的方式第61-66页
     ·国外公众参与设计方式介绍第61-64页
     ·我国现阶段公众参与的可能方式第64-65页
     ·我国现行体制与公众参与的距离第65-66页
   ·公众参与的范例--社区建筑运动第66-70页
     ·社区建筑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第66页
     ·社区建筑运动的成功实例--利尤住屋改造第66-67页
     ·社区建筑运动对我国社区公众参与的启示第67-70页
结束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附图及资料来源目录第73-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说明第76-77页
后记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下一篇:静荷载下单桩沉降的时间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