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0页 |
第2章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概述 | 第10-18页 |
2.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概述 | 第10-12页 |
2.1.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 | 第10-11页 |
2.1.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特征 | 第11-12页 |
2.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原则 | 第12-15页 |
2.3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历史沿革 | 第15-17页 |
2.3.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16页 |
2.3.2 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产生和近代发展 | 第16-17页 |
2.4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的关系 | 第17-18页 |
第3章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程序及法律调整形式 | 第18-26页 |
3.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程序 | 第18-20页 |
3.1.1 刑事司法协助请求 | 第18-19页 |
3.1.2 刑事司法协助的审查 | 第19页 |
3.1.3 形式司法协助的拒绝 | 第19-20页 |
3.1.4 刑事司法协助的执行 | 第20页 |
3.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调整形式 | 第20-26页 |
3.2.1 关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国际法规范 | 第20-24页 |
3.2.2 关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国内法规范 | 第24-26页 |
第4章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几种主要形式 | 第26-40页 |
4.1 司法协助的初级形式 | 第26-27页 |
4.1.1 委托送达司法文书 | 第26页 |
4.1.2 委托搜查或查封财产 | 第26页 |
4.1.3 传唤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 | 第26-27页 |
4.1.4 委托调查或收集证据 | 第27页 |
4.2 引渡 | 第27-34页 |
4.2.1 引渡的概念和特征 | 第27-29页 |
4.2.2 引渡的一般原则 | 第29-34页 |
4.3 诉讼移转管辖 | 第34-35页 |
4.3.1 诉讼移转管辖的概念 | 第34页 |
4.3.2 诉讼移转管辖出现的原因 | 第34-35页 |
4.3.3 诉讼移转管辖的条件 | 第35页 |
4.3.4 诉讼移转管辖的效力 | 第35页 |
4.4 外国刑事判决的承认和执行 | 第35-37页 |
4.4.1 外国刑事判决的承认 | 第36-37页 |
4.4.2 外国刑事判决的执行 | 第37页 |
4.4.3 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关系 | 第37页 |
4.5 外籍囚犯的移交 | 第37-40页 |
4.5.1 外籍囚犯移交的概念 | 第37-38页 |
4.5.2 外籍囚犯移交的一般原则 | 第38-39页 |
4.5.3 外籍囚犯移交的程序 | 第39-40页 |
第5章 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 第40-58页 |
5.1 我国的引渡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0-47页 |
5.1.1 我国引渡制度现状 | 第40-42页 |
5.1.2 我国引渡条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5.1.3 我国引渡条约与引渡法不一致之处 | 第43-47页 |
5.2 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5.2.1 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现状 | 第47-49页 |
5.2.2 我国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5.3 关于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建议 | 第51-58页 |
5.3.1 建立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必要性 | 第51-52页 |
5.3.2 尽快建立我国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 | 第52-54页 |
5.3.3 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理论研究 | 第54-55页 |
5.3.4 修改调整一些罪名 | 第55-56页 |
5.3.5 确认一事不再理原则 | 第56-57页 |
5.3.6 转变观念,直面人权的挑战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