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6-16页 |
前言 | 第6页 |
1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经济损失 | 第6-7页 |
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第6页 |
1.2 我国水污染特征 | 第6页 |
1.3 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 第6-7页 |
2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 | 第7-8页 |
2.1 环境经济学的提出 | 第7页 |
2.2 环境经济学研究内容 | 第7-8页 |
2.3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 | 第8页 |
2.4 我国对环境经济学的研究 | 第8页 |
3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理论 | 第8-11页 |
3.1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 第8-9页 |
3.2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理论 | 第9-11页 |
3.2.1 外部性理论 | 第9页 |
3.2.1.1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 第9页 |
3.2.1.2 外部不经济性的消除 | 第9页 |
3.2.2 环境价值理论 | 第9-10页 |
3.2.2.1 环境价值 | 第9-10页 |
3.2.2.2 环境资源的价格 | 第10页 |
3.2.2.3 环境价值的计量 | 第10页 |
3.2.3 产权问题 | 第10-11页 |
3.2.4 污染最优化水平 | 第11页 |
3.2.5 费用效益评价 | 第11页 |
4 环境管理 | 第11-13页 |
4.1 环境管理的研究 | 第11-12页 |
4.2 环境管理的政策手段 | 第12页 |
4.2.1 环境政策的经济副作用 | 第12页 |
4.2.2 环境控制对生产率变化的正影响 | 第12页 |
4.3 国际上使用经济手段的经验 | 第12-13页 |
4.3.1 押金/退款制 | 第12-13页 |
4.3.2 排污交易许可证计划 | 第13页 |
4.3.3 加收补助金 | 第13页 |
4.3.4 收费(税) | 第13页 |
4.4 环境市场化 | 第13页 |
5 水污染经济损益估算研究 | 第13-16页 |
5.1 水污染经济损益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5.2 计算方法 | 第14-16页 |
5.2.1 恢复成本法 | 第14页 |
5.2.2 人力资本法 | 第14页 |
5.2.3 影子工程法 | 第14页 |
5.2.4 机会成本法 | 第14-15页 |
5.2.5 旅游费用法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正文 | 第16-37页 |
前言 | 第16页 |
1 株洲市概况 | 第16-17页 |
1.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6页 |
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页 |
1.3 水污染状况 | 第16-17页 |
2 水污染治理 | 第17-22页 |
2.1 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 | 第18-19页 |
2.1.1 降低污水处理厂成本的可能性 | 第18页 |
2.1.2 显著影响费用的因素 | 第18-19页 |
2.1.3 节约成本的可能性 | 第19页 |
2.1.3.1 基础数据的确定 | 第19页 |
2.1.3.2 工艺技术及其设计 | 第19页 |
2.1.3.3 招标 | 第19页 |
2.2 水污染处理费用 | 第19-20页 |
2.2.1 计算方法 | 第19页 |
2.2.2 处理成本 | 第19-20页 |
2.3 成本优化的限制 | 第20-21页 |
2.3.1 投资不足 | 第20-21页 |
2.3.2 运行方面 | 第21页 |
2.3.3 风险评估及费用 | 第21页 |
2.4 水环境容量价值 | 第21-22页 |
3 环境效益计量 | 第22-28页 |
3.1 生态价值 | 第22-24页 |
3.1.1 农业生态影响 | 第23页 |
3.1.2 渔业养殖 | 第23-24页 |
3.1.3 景观生态美学损失 | 第24页 |
3.2 人体健康损害 | 第24-26页 |
3.2.1 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3 损失计算 | 第25-26页 |
3.2.3.1 计算方法 | 第25页 |
3.2.3.2 损失计算 | 第25-26页 |
3.3 水污染对工业生产的限制 | 第26页 |
3.4 物质资源损失 | 第26-28页 |
4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 第28-31页 |
4.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28页 |
4.2 环境—经济优化模型 | 第28-31页 |
4.2.1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 第28-29页 |
4.2.2 工业结构优化模型 | 第29-30页 |
4.2.3 模型求解 | 第30-31页 |
5 结论与问题 | 第31-33页 |
5.1 结论 | 第31-32页 |
5.2 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6 对策 | 第33-37页 |
6.1 明晰产权 | 第33页 |
6.2 水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化 | 第33-34页 |
6.3 实行水污染处理设备区域集中或行业集中或联合治理 | 第34-35页 |
6.4 开展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实施水资源保护的技术保障 | 第35页 |
6.5 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英文摘要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