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病理学、解剖学论文

皮肤创伤愈合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筛选及鉴定

符号说明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10页
英文摘要第10-13页
第一部份 人正常皮肤和创伤愈合修复期皮肤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第13-44页
 材料与方法第15-33页
  一、 实验材料第15-18页
  二、 实验方法第18-33页
 结果第33-35页
  一、 人皮肤组织总RNA,mRNA的分离结果:第33页
  二、 双链cDNA的合成及酶切结果:第33页
  三、 ds cDNA接头的连接效率分析:第33-34页
  四、 消减杂交效率分析第34页
  五、 两轮PCR对消减杂交产物的特异性扩增结果:第34页
  六、 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结果:第34-35页
  七、 阳性菌落的分离培养结果:第35页
 讨论第35-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第二部分 人正常皮肤和创伤愈合修复期皮肤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第44-62页
 材料与方法第47-51页
  一、 实验材料第47-49页
  二、 实验方法第49-51页
 结果第51-55页
  一、 PCR扩增阳性插入片段第51-52页
  二、 差异表达片段的杂交筛选第52页
  三、 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解析和数据库相似性检索第52页
  四、 人皮肤创伤愈合期皮肤组织与正常人皮肤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已知基因第52-54页
  五、 新发现的人皮肤组织EST片段第54-55页
 讨论第55-60页
  一、 蛋白质合成代谢增加第56页
  二、 细胞骨架基因相关的表达第56页
  三、 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的表达第56-57页
  四、 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表达第57页
  五、 新发现的人皮肤组织EST片段分析第57页
  六、 角蛋白6e、β-2-微球蛋白在人皮肤组织创伤修复期的表达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第三部分 人正常皮肤和创伤愈合修复期皮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研究第62-76页
 材料与方法第64-67页
 结果第67-68页
  一、 差异表达基因的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第67-68页
  二、 角蛋白6a、6e和Connexin26在皮肤伤口愈合中的作用第68页
 讨论第68-72页
  一、 角蛋白6a、角蛋白6e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在皮肤修复中的作用第69-70页
  二、 Connexin26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在皮肤修复中的作用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综述一: 角蛋白与创伤愈合第76-87页
 一、 角蛋白的分类、表达和调节第76-78页
 二、 角蛋白多肽的结构和功能第78-79页
 三、 角蛋白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第79-83页
 四、 结束语第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综述二: 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策略第87-106页
 一、 差异显示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T-PCR,DDRT-PCR)方法第87-89页
 二、 差异消减展示(differential subtraction display,DSD)第89-90页
 三、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第90-92页
 四、 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SSH)方法第92-95页
 五、 基因表达系统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第95-96页
 六、 DNA微阵列杂交系统(DNA micro arrays)第96-100页
 七、 结束语第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6页
综述三: 成纤维细胞在成人、胎儿皮肤伤口愈合中差异的研究进展第106-114页
 一、 FB在皮肤伤口愈合的生物学基础第106-107页
 二、 FB在胚胎、成年伤口愈合的差异第107页
 三、 周围环境对胎、成伤口愈合的影响第107-108页
 四、 生长因子在胎、成伤口愈合中的作用第108-109页
 五、 细胞外基质和胶原的异同第109-110页
 六、 基因差异和生物学应用前景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CAI系统中的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下一篇:冬凌草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