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枪械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21世纪初叶轻武器发展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34页
 第一节 轻武器发展沿革第12-18页
  一、冷兵器第12-13页
  二、古代兵器第13页
  三、近代火器第13-17页
  四、现代兵器第17-18页
 第二节 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及其对轻武器发展的影响第18-25页
  一、何谓高技术战争第18页
  二、高技术战争的特点第18-25页
 第三节 海湾战争的特点及其对轻武器发展的影响第25-29页
  一、海湾战争的特点第25-28页
  二、海湾战争对轻武器发展的影响第28-29页
 第四节 21世纪初叶陆战场型态预测第29-34页
  一、范围更广的大纵深立体化战场第29-30页
  二、信息化战场第30-31页
  三、火力战战场第31页
  四、快速机动战战场第31-32页
  五、面临核、生、化武器威胁的战场第32-34页
第二章 21世纪初叶陆战场上使用的常规武器第34-46页
 第一节 攻击纵深目标类武器第34-35页
  一、战役战术导弹第34页
  二、多管火箭炮第34页
  三、大口径榴弹炮第34-35页
  四、武装直升机第35页
 第二节 适应装备快速反应部队的武器第35-37页
  一、轻型装甲车辆第36页
  二、迫击炮第36页
  三、牵引式榴弹炮第36-37页
  四、反坦克武器第37页
  五、点面结合、破甲与杀伤相结合的步兵近战武器第37页
 第三节 反空袭的地面防空武器第37-39页
  一、弹炮结合型防空武器第38页
  二、弹炮分离型防空武器第38页
  三、地面防空导弹第38-39页
 第四节 战场上的中枢神经C~3I系统第39-43页
 第五节 对抗C~3I系统的电子与光电对抗设备第43-46页
第三章 轻武器种类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第46-54页
 第一节 轻武器的界定及其种类第46-49页
  一、轻武器的界定第46页
  二、轻武器的分类第46-49页
 第二节 未来步兵轻武器的类型及其在未来战场中的作用第49-54页
  一、个人自卫武器第50页
  二、单兵战斗武器第50-52页
  三、班组武器第52-54页
第四章 世界上典型枪械结构特征及其性能分析第54-65页
 第一节 M16自动步枪第54-57页
  一、概述第54-55页
  二、主要技术结构特征第55-57页
  三、存在的缺点及未来可能的改进预测第57页
 第二节 AK74自动步枪第57-60页
  一、概述第57-58页
  二、主要结构特征及性能第58-60页
  三、存在的缺点以及今后进一步改进的趋势第60页
 第三节 AUG突击步枪第60-62页
  一、概述第60页
  二、主要技术结构特征及性能第60-61页
  三、存在的缺点及其今后改进的预测第61-62页
 第四节 G11无壳弹枪第62-65页
  一、概述第62页
  二、结构特点第62-64页
  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第64-65页
第五章 轻武器的未来发展趋势第65-82页
 第一节 国际形势变化对未来轻武器发展的影响第65-67页
  一、有选择地推进某些重要武器系统的开发研究第65-66页
  二、重点转向对现有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技术改造第66页
  三、注重轻武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性能的提高第66-67页
  四、优先发展和部署快速反应部队使用的轻武器装备第67页
  五、攻坚目标增多,发展攻坚轻武器弹药第67页
 第二节 战术技术要求的变化对轻武器发展的影响第67-70页
  一、未来战场上地面作战的主要对象是装甲目标,其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防护力强,轻武器应能有效地摧毁这些目标第67-68页
  二、未来战场作战机动性强,要求轻武器便利于机动,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火力持续性第68-69页
  三、未来陆战场作战环境恶劣,要求轻武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第69页
  四、未来陆战场核生化威胁存在,轻武器从结构设计上应具有抗核生化能力第69-70页
 第三节 技术进步对轻武器发展的影响第70-72页
  一、轻武器产品性能不断提高第70-71页
  二、轻武器的品种增多,新原理兵器不断产生第71页
  三、加快轻武器产品设计速度第71-72页
 第四节 新材料、新工艺对轻武器发展的影响第72-75页
  一、非金属材料应用研究发展动向第72-73页
  二、非金属材料研究发展动向第73-75页
  三、新的加工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新材料在轻武器上的应用第75页
 第五节 国际轻武器发展趋势第75-80页
  一、班用枪械小口径化、枪族化第75-76页
  二、发展点、面杀伤的单兵枪械第76页
  三、班用压制武器中,轻型大口径机枪将有大的发展第76-77页
  四、自卫手枪口径将向9mm靠拢第77页
  五、单兵自卫武器应运而生,有可能列入装备序列第77-78页
  六、配装先进的瞄准装置,使枪械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第78页
  七、广泛采用轻质非金属材料第78页
  八、摧毁器材步枪今后会有更大发展第78-79页
  九、新型的步兵攻击武器将得到发展第79页
  十、采取模块化的设计方式第79页
  十一、积极研制21世纪初叶的高性能步枪第79-80页
 第六节 我国轻武器的发展趋势第80-82页
  一、班用枪械小口径化第80页
  二、班用武器枪族化第80-81页
  三、重点发展群众性的反坦克、反轻型装甲车辆、反武装直升机的武器第81页
  四、重视夜视器材的研究,提高步兵武器的全天候作战能力第81页
  五、轻武器装备新老并存,逐步做到更新换代第81-82页
第六章 步兵近战轻武器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第82-100页
 第一节 21世纪初叶步兵近战轻武器的地位及作用第82-83页
 第二节 手榴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第83-86页
  一、概述第83页
  二、手榴弹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83-84页
  三、手榴弹的发展现状第84-85页
  四、手榴弹未来的发展趋势第85-86页
 第三节 枪榴弹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第86-88页
  一、概述第86页
  二、枪榴弹在未来战场上的地位与作用第86-87页
  三、枪榴弹的结构、特点及现状第87页
  四、枪榴弹未来的发展趋势第87-88页
 第四节 榴弹发射器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第88-92页
  一、概述第88-89页
  二、榴弹发射器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第89页
  三、榴弹发射器的结构特点第89-91页
  四、榴弹发射器的发展趋势第91-92页
 第五节 便携式火箭发射器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第92-96页
  一、概述第92-93页
  二、便携式火箭发射器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第93页
  三、便携式火箭发射器的结构特点与现状第93-95页
  四、便携式火箭发射器的未来发展趋势第95-96页
 第六节 单兵导弹第96-100页
  一、单兵导弹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96-97页
  二、单兵导弹的结构与特点第97页
  三、单兵导弹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第97-100页
第七章 防暴武器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第100-117页
 第一节 防暴武器的用途及特点第100-101页
 第二节 防暴武器的类型、结构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第101-117页
  一、防暴电击武器第102-105页
  二、防暴刺激性武器第105-111页
  三、防暴枪械第111-115页
  四、防暴枪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第115-117页
第八章 提高轻武器性能的技术措施第117-130页
 第一节 提高轻武器机动性的技术措施第117-119页
 第二节 提高轻武器威力的技术措施第119-122页
 第三节 提高轻武器射击精度的技术措施第122-130页
  一、提高枪械单发精度的技术措施第122-126页
  二、提高枪械点射精度的技术措施第126-130页
第九章 枪械弹药及其未来发展研究第130-138页
 第一节 枪弹的构成与分类第130-134页
  一、枪弹的构成第130-131页
  二、枪弹的分类第131-132页
  三、枪弹的作用第132-134页
 第二节 枪弹的发展第134-138页
第十章 优化轻武器性能的几个新的设计方法第138-164页
 第一节 轻武器系统费用效能分析计算第138-145页
  一、武器系统的全寿命费用的估算第138-142页
  二、轻武器作战效能分析计算第142-145页
 第二节 枪械设计中的膛口噪声预测计算方法第145-151页
  一、枪口噪声的声源和特性第145-147页
  二、枪口噪声的总声功率和总声功率级预测计算第147-151页
 第三节 模糊数学在轻武器设计中的应用第151-158页
  一、模糊数学的作用第151页
  二、模糊数学综合评估的基本方法第151-154页
  三、模糊数学综合法在自动武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第154-158页
 第四节 轻武器枪械光电一体化设计第158-164页
  一、轻武器枪械、光电一体化设计现状第158-161页
  二、轻武器枪械、光电一体化设计展望第161-164页
第十一章 新概念武器的现状及未来的研究与发展趋势第164-175页
 第一节 动能武器第164-169页
  一、基本原理及现状第164-168页
  二、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第168-169页
 第二节 定向能武器第169-175页
  一、基本原理及现状第169-172页
  二、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第172-175页
致谢第175-17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76-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定量化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