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基于官员晋升的中国财政分权绩效研究:理论和政策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2页
1 导论第12-26页
   ·选题背景第12-15页
     ·财政分权成为世界趋势第12页
     ·财政分权绩效研究成为热点问题第12-14页
     ·中国财政分权绩效具有特殊性第14-15页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第15-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目标、内容、方法和方案第17-22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20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研究方案第21-22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22-24页
     ·财政分权第22-23页
     ·官员晋升第23页
     ·绩效第23-24页
     ·市场、制度与合约的界定第24页
   ·可能创新之处第24-26页
2 文献综述第26-39页
   ·财政分权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实证检验第26-28页
   ·增进市场机制功能的"经济联邦制(MPF)"第28-30页
   ·基于官员激励的经济增长文献第30-31页
   ·归纳与评述第31-36页
     ·关系结构图第31-33页
     ·对财政分权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实证检验评述第33-34页
     ·对增进市场机制功能的"经济联邦制(MPF)"评述第34-35页
     ·基于官员激励的经济增长文献评述第35-36页
   ·下一步研究重点第36-39页
3 中国财政分权合约特征总结:基于历史和比较的方法第39-53页
   ·中国财政分权历史进程梳理第39-46页
     ·统收统支的成因与内容第41-42页
     ·包干制的成因与内容第42-44页
     ·分税制的成因与内容第44-46页
   ·合约安排的转换与比较分析第46-49页
     ·分权与集权的比较第46-47页
     ·包干制与分税制的比较第47-49页
   ·中国财政分权特征总结第49-53页
     ·核心特征是激励地方和保证中央之间寻找平衡第49-50页
     ·克服道德风险问题始终是重点第50-53页
4 中国官员晋升的合约特征总结:基于历史进程的梳理第53-63页
   ·中国官员政治晋升制度背景第53-58页
     ·晋升权利归谁所有第53-55页
     ·晋升标准与特征第55-58页
     ·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产权界定效应第58页
   ·官员晋升合约的特征第58-59页
   ·官员晋升合约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第59-63页
     ·参与约束问题第60-61页
     ·激励相容问题第61-63页
5 官员晋升、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一个正式理论模型第63-76页
   ·中国国情与几个基本假设第63-66页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假设第63-64页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特征的假设第64-65页
     ·政府还是关于官员:研究对象的选择第65-66页
   ·制度相关性思想借鉴第66-69页
   ·关联市场(Inter-linkage Market)模型简介第69-71页
   ·财政分权与官员晋升的关联机理第71-73页
   ·模型构建与假说第73-76页
6 计量实证检验第76-82页
   ·理论假说和预期解释结果第76页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第76-77页
   ·模型设定第77-78页
   ·估计结果及解释第78-82页
     ·解释变量为log(gdp)第79-80页
     ·解释变量为log(pgdp)第80-82页
7 关联合约视角下"集-分"改革方式的评价:兼对"怪圈"成因的解释第82-99页
   ·改革的周期性描述与归纳第82-91页
     ·1950-1960年的第一个怪圈和集权-分权改革第82-84页
     ·1961-1979年的第二个怪圈和集权——分权改革第84-86页
     ·1980-2002年的第三个怪圈和财政分权——集权改革第86-90页
     ·2003年以来的走势第90-91页
   ·中国分权与集权"怪圈"的指标刻画第91-96页
     ·财政预算收入与支出比重变化第91-92页
     ·财政分权与基本建设第92-93页
     ·财政分权与预算外资金第93-95页
     ·财政分权与财政赤字第95-96页
   ·集权——分权改革方式的评价第96-99页
8 下一步改革的选择:兼对"强增长、弱发展"的解释第99-114页
   ·中国现阶段经济特征与发展的内涵第99-102页
   ·多任务模型的解释及其局限第102-104页
   ·现有关联合约的发展阶段属性分析第104-106页
   ·破解难题的若干思路探讨:兼对近年来改革措施的评价第106-114页
     ·总体思路第106-107页
     ·改革官员考核机制第107-110页
     ·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第110-112页
     ·对市场经济作用的讨论第112-113页
     ·对法律作用的探讨第113-114页
9 总结第114-118页
   ·结论第114-116页
   ·不足与展望第116-118页
博士研究生科研成果目录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2页
后记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DI与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下一篇:会计选择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