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4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复合地基的发展概况第8-10页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发展现状第10-11页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现状第11-13页
   ·本文工作的主要目的及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长短桩复合地基理论与设计方法第14-34页
   ·复合地基概念第14-18页
     ·复合地基的定义第14-15页
     ·复合地基的效用第15-16页
     ·复合地基中的常用基本概念第16-18页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思路第18-19页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第19-23页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式第19-20页
     ·桩体极限承载力计算第20-23页
     ·桩间土极限承载力计算第23页
   ·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第23-34页
     ·加固区土层压缩量S_1 的计算方法第24-25页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S_2 的计算方法第25-28页
     ·长短桩复合地基计算第28-30页
     ·工程实例计算第30-34页
3 土体本构模型第34-44页
   ·土体本构模型的发展第34页
   ·线性弹性模型第34-35页
   ·非线性弹性模型第35-41页
     ·非线性模型概述第35-36页
     ·Duncan-Chang 模型第36-41页
   ·弹塑性模型第41-44页
     ·弹塑性模型概述第41页
     ·理想弹塑性模型第41-44页
4 有限单元法与ANSYS 程序简介第44-54页
   ·有限单元法第44-48页
     ·有限单元法的发展第44-45页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第45页
     ·有限元单法的基本步骤第45-46页
     ·等参数单元的选择和位移函数第46-48页
   ·非线性材料的有限单元法第48-51页
     ·直接迭代法第49-50页
     ·增量法第50-51页
   ·ANSYS10.0 程序简介第51-54页
     ·ANSYS 的主要技术特点第51-52页
     ·ANSYS 功能简介第52-53页
     ·应用领域与成果第53-54页
5 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分析第54-84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4-55页
   ·桩长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第55-62页
     ·算例设计第56-57页
     ·对整体沉降的影响第57-59页
     ·对桩土应力的影响第59-62页
   ·桩径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第62-66页
     ·算例设计第62页
     ·对整体沉降的影响第62-64页
     ·对桩土应力的影响第64-66页
   ·桩间距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第66-69页
     ·算例设计第66页
     ·对整体沉降的影响第66-68页
     ·对桩土应力的影响第68-69页
   ·褥垫层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第69-75页
     ·算例设计第70页
     ·对整体沉降的影响第70-73页
     ·对桩土应力的影响第73-74页
     ·褥垫层在复合地基中的作用机理第74-75页
   ·桩体刚度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第75-80页
     ·算例设计第75页
     ·对整体沉降的影响第75-78页
     ·对桩土应力的影响第78-80页
   ·桩型组合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第80-84页
     ·算例设计第80页
     ·对整体沉降的影响第80-82页
     ·对桩土应力的影响第82-84页
6 结论与建议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附录第88-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形柱框架结构与普通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下一篇: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