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共犯基本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s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页 |
一、片面共犯概述 | 第12-20页 |
(一) 片面共犯的理论渊源 | 第12-17页 |
1. 片面共犯理论的源起 | 第13-15页 |
2. 片面共犯理论的发展 | 第15-17页 |
(二) 片面共犯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1. 片面共犯的性质 | 第17-19页 |
2. 片面共犯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片面共犯的构成条件 | 第20-26页 |
(一) 主体要件 | 第21-22页 |
(二) 主观方面要件 | 第22-23页 |
(三) 客观方面要件 | 第23-26页 |
三、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 | 第26-39页 |
(一) 关于是否成立片面实行犯的探讨 | 第27-29页 |
(二) 关于是否成立片面教唆犯的论证 | 第29-33页 |
1. 否定说的不足之处 | 第31页 |
2. 肯定说的科学性 | 第31-33页 |
(三) 关于片面帮助犯的相关分析 | 第33-38页 |
1. 片面帮助犯的表现形式 | 第33-34页 |
2. 片面帮助犯的行为方式 | 第34-35页 |
3. 片面帮助犯与相关犯罪形态的区别 | 第35-38页 |
(四) 关于是否成立片面组织犯的探讨 | 第38-39页 |
四、片面共犯的刑事处罚 | 第39-43页 |
(一) 片面共犯可罚性根据 | 第39-41页 |
1. 理论依据 | 第39-40页 |
2. 罪责依据 | 第40-41页 |
(二) 对片面共犯的处罚 | 第41-43页 |
1. 没有共同故意一方 | 第41-42页 |
2. 存有共同故意一方 | 第42-43页 |
五、片面共犯理论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 第43-46页 |
(一) 片面共犯的立法考察 | 第43-45页 |
1. 外国刑事立法中的片面共犯 | 第43-44页 |
2. 我国刑事立法中的片面共犯 | 第44-45页 |
(二) 我国的立法完善设想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