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法律规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股权激励计划制定中的法律问题 | 第13-22页 |
(一) 股权激励的方式选择 | 第13-17页 |
1. 按照权利义务划分的三种类型 | 第13-14页 |
2. 我国关于股权激励方式的规定 | 第14-16页 |
3. 关于限制性股票的争议分析 | 第16-17页 |
(二) 激励对象的确定和范围 | 第17-19页 |
1. 激励对象的确定 | 第17-18页 |
2. 激励授予范围 | 第18-19页 |
(三) 激励幅度 | 第19-21页 |
(四) 股权的授予价格(行权价格)的确定 | 第21-22页 |
二、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中的法律问题 | 第22-28页 |
(一) 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序 | 第22-23页 |
(二) 激励计划的信息披露 | 第23-25页 |
(三) 股权激励对股价的非正常影响 | 第25-26页 |
1. 方案出台前后的价格操纵 | 第25-26页 |
2. 行权带来股价波动的风险 | 第26页 |
(四) 激励成本与会计处理 | 第26-28页 |
1. 激励成本 | 第26-27页 |
2. 会计处理 | 第27-28页 |
三、完善对于股权激励制度的法律规制 | 第28-35页 |
(一) 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机制 | 第28-30页 |
1. 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外部董事制度 | 第29-30页 |
2. 薪酬委员会的改进 | 第30页 |
(二) 完善股权激励的信息披露规则 | 第30-32页 |
1. 增加激励对象和考核指标的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31-32页 |
2. 增加对未来业绩的信息披露—预防价格操纵 | 第32页 |
(三) 完善现行规则中的相关要求 | 第32-35页 |
1. 激励成本过高的方案应要求及时调整 | 第32-33页 |
2. 消除会计处理中利润操纵的空间 | 第33-34页 |
3. 提高对股权激励不当受益者的处罚力度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案例材料 | 第36-37页 |
参考书目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