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深基坑施工变形机理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深基坑变形机理的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深基坑施工土体的变形理论计算 | 第13-14页 |
·深基坑施工变形预测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第16-19页 |
·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基坑施工变形分析 | 第19-30页 |
·基坑工程的特征与分类 | 第19-20页 |
·基坑工程的特征 | 第19-20页 |
·基坑支护结构的分类 | 第20页 |
·基坑开挖变形机理 | 第20-22页 |
·影响基坑开挖变形的主要原因 | 第22-26页 |
·设计参数对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 | 第22-24页 |
·施工工艺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24-25页 |
·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25-26页 |
·板桩墙支护基坑开挖变形特征及受力机制 | 第26-28页 |
·板桩墙支护结构的特点 | 第26-27页 |
·板桩墙支护基坑地表沉降计算分析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板桩墙支护的基坑开挖模型试验分析 | 第30-46页 |
·试验目的 | 第30页 |
·模型试验的原理 | 第30-31页 |
·试验的内容 | 第31-35页 |
·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板桩墙支护基坑的三维数值分析及工程应用 | 第46-73页 |
·FLAC~(3D)的理论背景 | 第46-50页 |
·FLAC的特征及求解流程 | 第46-47页 |
·FLAC~(3D)材料模型的本构理论 | 第47-50页 |
·基于模型试验的基坑开挖三维数值分析 | 第50-61页 |
·模型计算参数的选定 | 第50-51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及网格划分 | 第51页 |
·基坑开挖的数值分析 | 第51-61页 |
·基坑支护侧土体地表沉降理论计算分析 | 第61-68页 |
·传统的基坑沉降理论计算法 | 第61-65页 |
·对比分析 | 第65-68页 |
·南昌某深基坑钢筋混凝土板桩墙支护部分数值分析 | 第68-71页 |
·工程概况 | 第68页 |
·基坑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基坑开挖的数值分析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基于灰色理论的深基坑开挖变形预测 | 第73-87页 |
·基坑开挖变形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递阶分析 | 第73-77页 |
·灰色关联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73-74页 |
·灰色关联分析的工程应用 | 第74-77页 |
·基于GM(1,1)模型的深基坑开挖变形预测分析 | 第77-86页 |
·GM(1,1)建模的理论基础 | 第77-79页 |
·GM(1,1)模型在工程应用中的精度分析 | 第79-83页 |
·GM(1,1)对土体表面监测点移动轨迹拟合及预测 | 第83-84页 |
·基坑临界变形的时间预测 | 第84-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90页 |
·主要结论 | 第87-89页 |
·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