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强化混凝与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第2章 重金属离子处理当前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化学法 | 第15-17页 |
·中和沉淀法 | 第15-16页 |
·硫化物沉淀法 | 第16页 |
·电解法 | 第16-17页 |
·氧化还原处理 | 第17页 |
·溶剂萃取分离 | 第17页 |
·吸附法 | 第17-18页 |
·膜分离技术 | 第18页 |
·离子交换处理法 | 第18-19页 |
·生物处理技术 | 第19-23页 |
·生物絮凝法 | 第19页 |
·生物吸附法 | 第19-20页 |
·生物化学法 | 第20页 |
·植物修复法 | 第20-23页 |
第3章 混凝理论及研究发展 | 第23-31页 |
·混凝的化学基础 | 第23页 |
·混凝机理的研究 | 第23-26页 |
·压缩双电层 | 第24页 |
·吸附电中和作用 | 第24-25页 |
·吸附架桥作用 | 第25页 |
·沉淀网捕作用 | 第25-26页 |
·混凝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水温 | 第26页 |
·水的pH 值和碱度 | 第26页 |
·混凝剂的种类及其投药量 | 第26页 |
·搅拌强度和反应时间 | 第26-27页 |
·浊度的影响 | 第27页 |
·混凝剂的分类及其发展 | 第27-31页 |
·传统混凝剂的应用 | 第27-29页 |
·新型混凝剂的开发应用 | 第29-31页 |
第4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31-33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1页 |
·实验准备 | 第31-32页 |
·实验数据测定 | 第32-33页 |
·pH 值的测定 | 第32页 |
·浊度的测定 | 第32页 |
·重金属离子的测定 | 第32-33页 |
第5章 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研究 | 第33-72页 |
·实验设计 | 第33-40页 |
·正交实验 | 第33-39页 |
·絮体沉降性能研究 | 第39-40页 |
·水样单项金属离子去除研究 | 第40-50页 |
·锌离子的去除效果 | 第42-45页 |
·锰离子的去除效果 | 第45-47页 |
·铅离子的去除效果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页 |
·水样两项金属离子去除研究 | 第50-65页 |
·锰锌离子的去除效果 | 第50-55页 |
·铅锌离子的去除效果 | 第55-59页 |
·锰铅离子的去除效果 | 第59-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水样三项金属离子去除研究 | 第65-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PDA 动态实验研究 | 第72-81页 |
·絮凝检测仪 | 第72-73页 |
·PDA 工作原理 | 第73页 |
·PDA 在线监测实验 | 第73-76页 |
·R 曲线解析 | 第76-79页 |
·结论与分析 | 第79-8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