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胀果甘草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胀果甘草简介 | 第11-12页 |
·胀果甘草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胀果甘草药用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甘草总黄酮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 第14-15页 |
·甘草酸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 第15-17页 |
·前列腺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前列腺炎概述 | 第17页 |
·前列腺炎病因学 | 第17-18页 |
·甘草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甘草酸、总糖含量测定 | 第20-36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原料 | 第20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21页 |
·甘草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 第21-23页 |
·正交实验优化甘草叶总黄酮提取工艺 | 第21-22页 |
·响应面法优化甘草总黄酮提取工艺 | 第22-23页 |
·甘草根、茎、叶中的的甘草酸HPLC 含量测定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甘草叶总糖含量测定 | 第24页 |
·5%苯酚试剂的配制 | 第24页 |
·标准葡萄糖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4页 |
·正交实验优化甘草总黄酮提取工艺 | 第24-26页 |
·响应面法优化甘草总黄酮提工艺 | 第26-29页 |
·甘草根、茎、叶中的的甘草酸HPLC 含量测定结果 | 第29-32页 |
·甘草叶总糖含量测定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胀果甘草叶水提物成分分析及抗炎作用研究 | 第36-44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原料 | 第36页 |
·试剂 | 第36页 |
·仪器 | 第36-37页 |
·动物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37页 |
·对二甲苯所所致小鼠耳片肿胀的影响 | 第37页 |
·实验原理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对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 第37-38页 |
·实验原理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对局部炎症组织PGE2 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实验原理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统计方法 | 第39页 |
·胀果甘草叶水提物成分分析 | 第3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对二甲苯所所致小鼠耳片肿胀实验结果 | 第39页 |
·对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跖肿胀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对局部炎症组织PGE2 含量的影响结果 | 第40-41页 |
·胀果甘草叶水提物主要成分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甘草叶水提物抗前列腺炎作用研究 | 第44-53页 |
·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简介 | 第44-45页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分类 | 第44页 |
·目前国内外研究简介 | 第44-45页 |
·动物模型检测指标 | 第45-46页 |
·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 | 第45页 |
·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 | 第45页 |
·解剖观察 | 第45-46页 |
·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46页 |
·甘草叶水提物抗前列腺炎动物实验 | 第46-52页 |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全文总结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