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引言 | 第12页 |
·纳米材料 | 第12-14页 |
·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13页 |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3-14页 |
·银纳米材料 | 第14-19页 |
·银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4-17页 |
·物理制备方法 | 第15页 |
·化学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银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 第17-19页 |
·磁性纳米材料 | 第19-21页 |
·磁性纳米材料的性质 | 第19页 |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19-21页 |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 | 第21-23页 |
·有机材料 | 第21页 |
·无机材料 | 第21-23页 |
·金属材料 | 第22页 |
·二氧化硅 | 第22-23页 |
·磁性纳米粒子及磁性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23-29页 |
·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23-25页 |
·磁性分离技术 | 第25页 |
·催化应用 | 第25-28页 |
·无酶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第二章 Fe_3O_4@SiO_2-Ag磁性纳米粒子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 | 第32-45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33页 |
·二氧化硅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33-34页 |
·Ag纳米粒子沉积的Fe_3O_4@SiO_2微球的制备 | 第34页 |
·催化还原4-NP | 第34页 |
·表征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Fe_3O_4、Fe_3O_4@SiO_2、Fe_3O_4@SiO_2-Ag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35-38页 |
·XRD衍射分析 | 第35-36页 |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36-37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图 | 第37-38页 |
·磁滞回线 | 第38页 |
·Fe_3O_4@SiO_2-Ag MNPs催化还原4-NP | 第38-41页 |
·催化剂的回收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三章 Ag修饰的Fe_3O_4@SiO_2核壳结构微球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45-57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实验试剂 | 第46页 |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46-47页 |
·Fe_3O_4@SiO_2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47页 |
·Ag修饰的Fe_3O_4@SiO_2磁性微球的制备 | 第47页 |
·Fe_3O_4@SiO_2/Ag微球的催化性能 | 第47页 |
·表征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Fe_3O_4@SiO_2/Ag形成的机理 | 第48页 |
·样品表征 | 第48-51页 |
·XRD衍射分析 | 第48-49页 |
·透射电镜(TEM)表征 | 第49-50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图 | 第50页 |
·磁滞回线 | 第50-51页 |
·Fe_3O_4@SiO_2/Ag纳米微球催化还原亚甲基蓝MB | 第51-53页 |
·催化原理 | 第53-54页 |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四章 Fe_3O_4@SiO_2/Ag无酶传感器对H_2O_2的电化学响应 | 第57-62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8页 |
·Fe_3O_4微球的合成 | 第58页 |
·Fe_3O_4@SiO_2微球的合成 | 第58页 |
·Fe_3O_4@SiO_2/Ag杂化微粒的合成 | 第58页 |
·循环伏安法对H_2O_2的检测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 | 第59页 |
·扫速的影响 | 第59-60页 |
·H_2O_2浓度的影响 | 第60页 |
·时间电流响应和标准曲线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