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辽宁省农村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增长因素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研究背景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3页
     ·农村经济空间分布状态研究第16-18页
     ·国外关于农村经济增长的研究第18页
     ·国内关于农村经济增长的研究第18-23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3页
   ·研究方案第23-26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样本时间尺度选择第24页
     ·指标变量第24-25页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研究创新之处第26页
   ·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第26-2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8-35页
   ·古典增长理论第28页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28-30页
   ·新经济增长理论第30-32页
   ·新经济地理理论第32-34页
     ·经济行为的空间集聚第32-33页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第33页
     ·几个概念的说明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分析第35-52页
   ·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分析第35-41页
     ·辽宁省“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回顾第35-36页
     ·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描述分析第36-37页
     ·辽宁省农村经济的阶段特征分析第37-39页
     ·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39-41页
   ·辽宁省农村产业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分析第41-44页
     ·辽宁省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第41页
     ·三次产业对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第41-42页
     ·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因素分析第42-44页
   ·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岭回归分析第44-51页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第44-47页
     ·计量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辽宁省县域单元农村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第52-63页
   ·空间自相关第52-54页
     ·全局空间自相关及 Moran's I指数第52-54页
     ·空间相关局部指标—LISA第54页
   ·辽宁省农村经济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第54-57页
     ·辽宁省县域单元农村经济全局自相关分析第55页
     ·辽宁省县域单元农村经济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第55-57页
   ·辽宁省县域单元农村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第57-62页
     ·辽宁省县域单元农村经济局部Moran指数及空间分布第57-59页
     ·不同阶段农村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格局及其变化第59-61页
     ·结论说明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辽宁省县域空间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第63-81页
   ·Panel Data(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第63-66页
     ·面板数据模型第63-64页
     ·模型形式的设定第64-66页
   ·辽宁省27个农业县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第66-73页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第66-67页
     ·样本代表性、数据来源及工具第67-68页
     ·辽宁省27个农业县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第68-73页
   ·辽宁省不同空间分布状态下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第73-80页
     ·不同时段农村经济的空间分布状态第73页
     ·不同农村经济空间分布状态的面板模型形式选择第73-74页
     ·不同农村经济空间分布状态下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第74-79页
     ·结论及说明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81-86页
   ·研究结论第81-82页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第82-85页
   ·研究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附录第91-94页
致谢第94-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辽吉两省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