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9-11页 |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法理分析 | 第11-20页 |
第一节 村民自治的基本原理 | 第11-16页 |
一、村民自治的性质 | 第11-12页 |
二、村民自治权利的权源 | 第12-13页 |
三、村民自治的宪政意义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村民自治法律关系的结构分析 | 第16-20页 |
一、村民自治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16-17页 |
二、中国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第三章 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31页 |
第一节 村民自治的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一、萌芽阶段(1978—1987) | 第20页 |
二、巩固阶段(1988—1998) | 第20-21页 |
三、完善阶段(1998 至今) | 第21页 |
第二节 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一、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自治尚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 第22页 |
二、基层政权对村民自治权的不当干预 | 第22-23页 |
三、执政党基层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矛盾难以调和 | 第23页 |
四、宗族势力操控村民自治 | 第23页 |
五、村民自治权利保障制度缺乏实效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村民自治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31页 |
一、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受到削弱 | 第25-26页 |
二、国家行政权的不当膨胀 | 第26-27页 |
三、基层党组织的权力越位 | 第27-28页 |
四、家族势力的非法介入 | 第28-29页 |
五、村民自治救济途径缺位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对策 | 第31-42页 |
第一节 强化集体经济巩固村民自治经济基础 | 第31-32页 |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夯实集体经济根基 | 第31页 |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民自治的吸引力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内部救济机制 | 第32-34页 |
一、理清村民自治法律关系 | 第32-33页 |
二、完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健全多层次的法律制度体系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外部救济机制 | 第34-40页 |
一、村民自治救济的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二、村民自治救济的途径及其完善 | 第36-40页 |
第四节 加强党的领导与监督 | 第40-42页 |
一、加强党的核心领导 | 第40-41页 |
二、加强党的监督力度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