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粒子的制备及其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9页 |
| ·聚丙烯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聚丙烯改性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化学改性 | 第12-13页 |
| ·物理改性 | 第13-16页 |
| ·无机粒子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18-1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2章 受阻胺光稳定性复合微粒子改性聚丙烯 | 第20-38页 |
| ·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作用机理 | 第20-23页 |
| ·捕获自由基 | 第21-22页 |
| ·分解氢过氧化物 | 第22页 |
| ·捕获重金属 | 第22页 |
| ·猝灭单线态氧 | 第22-23页 |
| ·HALS的应用与开发进展 | 第23-25页 |
| ·HALS的主要应用领域 | 第23页 |
| ·HALS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 ·HALS的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 ·存在问题 | 第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6页 |
| ·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合成 | 第26页 |
| ·受阻胺光稳定性复合微粒子的合成 | 第26-27页 |
| ·受阻胺光稳定性复合微粒子共混改性聚丙烯 | 第27页 |
| ·表征 | 第27-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 ·受阻胺光稳定性复合微粒子的反应机理 | 第28-29页 |
| ·光稳定性复合微粒子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 ·老化性能分析 | 第30-32页 |
| ·光稳定复合微粒子改性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32-36页 |
| ·本章结论 | 第36-38页 |
| 第3章 含氟复合微粒子改性聚丙烯 | 第38-48页 |
| ·含氟表面改性剂的性能 | 第38-40页 |
| ·含氟表面改性剂的应用 | 第40-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 ·实验原料 | 第41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 ·含氟复合微粒子的合成 | 第42页 |
| ·含氟复合微粒子共混改性聚丙烯 | 第42-43页 |
| ·表征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 ·制备含氟复合微粒子的反应机理 | 第43-44页 |
| ·FA-10与DB-560反应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 ·含氟复合微粒子改性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 ·本章结论 | 第47-48页 |
| 第4章 疏水性复合微粒子/阻燃剂改性聚丙烯 | 第48-53页 |
| ·疏水性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 | 第48-49页 |
| ·疏水性二氧化硅的应用 | 第49页 |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 ·实验原料 | 第49页 |
| ·疏水性复合微粒子/阻燃剂协同改性聚丙烯 | 第49-50页 |
| ·表征 | 第50页 |
| ·疏水性复合微粒子改性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 ·本章结论 | 第52-5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