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移情说的历史梳理 | 第12-24页 |
第一节 西方移情说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20页 |
第二节 中国移情理论的历史及发展 | 第20-24页 |
第二章 审美移情的机制及形态 | 第24-32页 |
第一节 移情的机制:联想·同构·内幕仿·心境 | 第24-28页 |
一 联想 | 第24-25页 |
二 同构 | 第25-26页 |
三 内摹仿 | 第26-27页 |
四 心境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移情的形态:同构·同情·象征 | 第28-32页 |
第三章 移情与审美欣赏 | 第32-41页 |
第一节 移情在审美欣赏中的表现 | 第32-34页 |
第二节 移情在审美欣赏中的实现条件 | 第34-38页 |
第三节 移情在审美欣赏中的功能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