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白唱和诗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唱和诗概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唱和诗发展史概述 | 第11-13页 |
一 唱和诗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早期唱和诗 | 第11-12页 |
三 中唐之前的唱和诗 | 第12页 |
四 中唐之后的唱和诗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现今对唱和诗的研究及成果 | 第13-18页 |
一 唱和诗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 近年来唱和诗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 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诗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刘白唱和与二人相交的历程 | 第18-29页 |
第一节 《刘白唱和集》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刘白唱和及交往 | 第20-24页 |
一 刘白初交时期 | 第20-22页 |
二 刘白深交时期 | 第22-24页 |
第三节 刘白诗歌创作的互动 | 第24-29页 |
第三章 刘白的人生经历与刘白唱和 | 第29-50页 |
第一节 刘白的人生经历 | 第29-36页 |
一 刘禹锡的人生与创作经历 | 第29-33页 |
二 白居易的人生与创作经历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影响刘白唱和的经历因素 | 第36-46页 |
一 贬谪带来的"弃置感" | 第36-39页 |
二 从崇儒到礼佛 | 第39-42页 |
三 隐逸思想的影响 | 第42-45页 |
四 衰老和病痛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刘白晚年时生死观和人生观对唱和的影响 | 第46-50页 |
一 刘白晚年的唱和诗 | 第46-47页 |
二 刘白在生死观和人生观上的差异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