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提出 | 第9页 |
·选题的学术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应用意义 | 第10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法理理论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实证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关于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的研究综述 | 第12页 |
·对已有研究的简短评论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生态文明的概念 | 第14页 |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概念 | 第14-16页 |
2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法理基础 | 第16-29页 |
·法律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一般性法理基础 | 第16-22页 |
·秩序 | 第16-17页 |
·正义 | 第17-21页 |
·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的关系 | 第21-22页 |
·生态文明下法律制度建立与完善的特殊性法理基础 | 第22-29页 |
·坚持价值观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转变 | 第22-24页 |
·坚持马克思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 | 第24-27页 |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第27-29页 |
3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在立法与司法现状 | 第29-31页 |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 第31-33页 |
·具备环保常识,但法律知识欠缺 | 第31页 |
·具备环保意识,但行为上表现不明显 | 第31-32页 |
·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受到激发的渠道不是很多 | 第32页 |
·公众对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了解太少 | 第32-33页 |
·公众对参与环保的环境听证会制度了解不多 | 第33页 |
·公众的环保个人责任心不强 | 第33页 |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在立法中过于抽象,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 | 第33-34页 |
·公众在环境司法实践中参与程度不高 | 第34-35页 |
·公众生态意识淡薄 | 第35页 |
·我国环境保护中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作用发挥较小 | 第35-37页 |
4 构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 第37-53页 |
·确立环境权的宪法保障制度 | 第37页 |
·建立公众环境情况知情制度 | 第37-42页 |
·健全公众环境决策参与制度 | 第42-44页 |
·确立公众环境执法监督制度 | 第44-45页 |
·明确具体的公众举报环境违法奖励制度 | 第45页 |
·建立并健全公众环境司法诉讼制度 | 第45-47页 |
·明确政府、企业及社区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的引导制度 | 第47-50页 |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第48页 |
·发挥企业引导作用 | 第48-49页 |
·发挥社区引导作用 | 第49-50页 |
·建立维护非政府环保组织的法律制度 | 第50-53页 |
5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
附录 B: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调查问卷 | 第58-63页 |
附录 C:调查问卷分析表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