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浪羊细管冷冻精液和超数排卵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2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9-12页 |
1. 品种来源 | 第9页 |
2. 品种特性 | 第9-10页 |
3. 目前影响多浪羊发展的不利因素 | 第10-11页 |
4. 多浪羊的保护和利用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绵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1 动物精液冷冻保存的概况 | 第12-13页 |
2 绵羊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3 冷冻保存液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防冻保护剂 | 第14-15页 |
·缓冲物质 | 第15页 |
·糖 | 第15页 |
·奶 | 第15-16页 |
·卵黄 | 第16页 |
·磷脂 | 第16-18页 |
4 动物精液品质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动物精液品质评定的意义 | 第18页 |
·动物精液品质检查方法 | 第18-20页 |
5 冷冻-解冻方法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稀释比例 | 第20页 |
·稀释方法 | 第20-21页 |
·冷却与平衡 | 第21页 |
·冷冻速率 | 第21页 |
·解冻温度 | 第21-22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绵羊超数排卵技术研究概况 | 第23-32页 |
1 超数排卵的意义 | 第23-24页 |
·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 | 第23页 |
·促进家畜改良的速度,加速遗传进展 | 第23页 |
·作为胚胎操作的基础 | 第23-24页 |
·长期保存冷冻胚胎,便于运输和保存遗传资源 | 第24页 |
2 超数排卵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3 影响超数排卵的因素 | 第25-28页 |
·促性腺激素 | 第25-27页 |
·配种方式 | 第27页 |
·冲卵时间及冲卵方式 | 第27-28页 |
·年龄、品种及个体差异 | 第28页 |
·季节及营养状态 | 第28页 |
4 绵羊超数排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0-32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32-53页 |
第一节 多浪羊细管冷冻精液制作技术的研究 | 第32-43页 |
1 材料 | 第32-34页 |
·实验动物 | 第32-33页 |
·试剂 | 第33页 |
·主要设备 | 第33-34页 |
2 方法 | 第34-38页 |
·精液的采集和品质评定 | 第34页 |
·保存液制备 | 第34-35页 |
·精液的稀释与平衡 | 第35页 |
·精液的分装 | 第35-36页 |
·精液的冷冻 | 第36页 |
·精子活率检测 | 第36页 |
·精子畸形率检测 | 第36-37页 |
·初冻温度对精液冷冻的影响 | 第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3 结果 | 第38-39页 |
·饲养管理对种公羊精液质量的影响 | 第38页 |
·不同稀释液对平衡后精子活率的影响 | 第38页 |
·不同稀释液对解冻后精子活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稀释液对解冻后精子畸形率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初冻温度对细管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 | 第39页 |
4. 讨论 | 第39-42页 |
·饲养管理对种公羊精液质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糖类对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 | 第40页 |
·冷冻保存液中甘油的添加 | 第40-41页 |
·冷冻保存液中卵黄的浓度 | 第41-42页 |
·关于初始温度和冷冻中的温度变化 | 第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多浪羊超排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43-53页 |
1 材料 | 第43-46页 |
·试验动物 | 第43-44页 |
·供体羊的饲养管理 | 第44页 |
·实验药品 | 第44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4-45页 |
·主要液体配制和准备 | 第45-46页 |
2 方法 | 第46-47页 |
·供体羊的超排处理 | 第46页 |
·供体发情鉴定和配种 | 第46页 |
·供体冲胚 | 第46-47页 |
·胚胎品质鉴定 | 第47页 |
·数据分析 | 第4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7-49页 |
·不同FSH 产品对多浪羊超排的影响 | 第47-48页 |
·精液质量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 第48页 |
·埋栓处理对多浪羊超排的影响 | 第48-49页 |
·激素剂量对多浪羊超排的影响 | 第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FSH 产品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精液质量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 第50页 |
·埋栓处理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激素剂量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