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论文--国有资产管理与评估论文

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

内容提要第1-10页
导论第10-16页
 一、选题原因及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三、研究框架第12-14页
 四、本文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一章 中国国有资产性质界定与流失现状第16-50页
 一、中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基本界定第16-30页
  (一) 国有资产的含义第16-20页
  (二) 国有资产流失的基本界定第20-24页
  (三) 国有资产流失的形成第24-30页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数量与结构第30-50页
  (一) 国有资产流失总量第30-32页
  (二) 国有资产流失结构第32-50页
第二章 国有资产流失的理论评述第50-76页
 一、马克思所有制和国家财产理论第50-60页
  (一)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第50-52页
  (二) 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第52-55页
  (三) 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理论的创新第55-60页
 二、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第60-69页
  (一) 国有资产流失的“内部人控制”理论第60-62页
  (二) 国有资产流失的“寻租”理论第62-64页
  (三) 国有资产流失的委托--代理理论第64-67页
  (四) 国有资产流失的博弈理论第67-69页
 三、中国学者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论述第69-76页
  (一) 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缺位论第69-70页
  (二) 不完善市场经济论第70-72页
  (三) 制度缺陷及政策漏洞论第72-76页
第三章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第76-133页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体制因素---转轨视角第76-87页
  (一) 国有资产流失的社会转型因素第76-80页
  (二) 经济体制转换形成国有资产流失第80-87页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运营分析---委托代理视角第87-103页
  (一) 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现状第87-89页
  (二) 国有资产委托代理之缺陷及流失可能性第89-93页
  (三) 委托代理与国有资产流失第93-103页
 三、国有资产流失的博弈分析---主体视角第103-117页
  (一) 国有资产流失的博弈扩展模型第104-109页
  (二) 国有资产流失中(违规)腐败行为博弈均衡第109-117页
 四、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析——监管视角第117-122页
  (一) 国家所有者监督管理职能不到位第117-118页
  (二) 国有资产经营缺乏社会制约体系第118-120页
  (三) 管理层腐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第120-122页
 五、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分析——制度视角第122-133页
  (一) 劳动者劳动力产权缺位第122-126页
  (二) 政策性负担与预算软约束因素第126-129页
  (三) 两权分离困境下国有资产流失第129-133页
第四章 国有资产流失的负面效应第133-147页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危害第133-138页
  (一) 国有资产流失影响资源有效配置第133-134页
  (二) 国有资产流失阻碍经济增长第134-136页
  (三) 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市场扭曲第136-137页
  (四) 国有资产流失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第137-138页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政治危害第138-140页
  (一) 国有资产流失危及政权的巩固第138-139页
  (二) 国家机器钝化和政府行为市场化第139-140页
 三、国有资产流失的社会危害第140-142页
  (一) 国有资产流失增加社会不公第140-141页
  (二) 引发新的矛盾且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第141-142页
 四、社会转型期国有资产流失案例分析第142-147页
  (一) 管理不善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第142-144页
  (二) 经济犯罪与资本外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第144-145页
  (三) 国有企业改制时期的国有资产流失第145-147页
第五章 国有资产流失的治理第147-177页
 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对策第147-155页
  (一)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第147-149页
  (二)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第149-152页
  (三) 强化经营者激励机制第152-154页
  (四) 国有股权配置与运营法制化第154-155页
 二、预防国有资产流失的行政措施第155-164页
  (一) 建立有效行使约束职能的组织体系第155-156页
  (二) 健全国有资产制约机制第156-158页
  (三) 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与惩治机制第158-160页
  (四) 建立群众性监督的劳动力产权制度第160-164页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法规建设第164-177页
  (一) 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第165-166页
  (二) 加大执法与处罚力度第166-167页
  (三) 提高保护国有资产的法律意识第167-168页
  (四) 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第168-177页
结论第177-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91页
在学期间完成的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191-192页
论文摘要第192-197页
ABSTRACT第197-202页

论文共2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行业环境、创新战略与资本结构研究
下一篇: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兼析吉林省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