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工作和贡献 | 第10-11页 |
·论文组织形式 | 第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背景 | 第12-20页 |
·引言 | 第12页 |
·企业网概述及其安全内涵 | 第12-13页 |
·企业网概述 | 第12页 |
·企业网安全内涵 | 第12-13页 |
·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 及其信息系统安全工程ISSE | 第13-15页 |
·企业网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 | 第15-19页 |
·防火墙技术 | 第15-16页 |
·入侵检测技术 | 第16页 |
·漏洞扫描与网络物理隔离技术 | 第16-17页 |
·拒绝服务检测与防御 | 第17页 |
·病毒防护技术 | 第17-18页 |
·虚拟专用网技术 | 第18页 |
·安全管理及策略 | 第18-19页 |
·安全评估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企业网安全架构模型的研究 | 第20-31页 |
·提出的企业网安全架构模型 | 第20-21页 |
·企业网安全架构模型内涵 | 第21-30页 |
·人员安全 | 第22-23页 |
·安全管理 | 第23-24页 |
·物理安全 | 第24-26页 |
·系统安全 | 第26-27页 |
·网络层安全 | 第27-28页 |
·应用层安全 | 第28-29页 |
·数据安全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企业网安全架构模型的部署方案 | 第31-41页 |
·安全体系结构模型的部署 | 第31-33页 |
·网络及网络边界的保护 | 第31-32页 |
·主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 | 第32-33页 |
·数据及信息的安全传输 | 第33页 |
·企业网的安全评估及安全策略 | 第33-37页 |
·企业网安全评估 | 第33-36页 |
·企业网的安全策略 | 第36-37页 |
·容灾备份和应急响应预案 | 第37-38页 |
·容灾备份和灾难恢复 | 第37-38页 |
·应急响应和预案 | 第38页 |
·实现安全管理 | 第38-39页 |
·实现人员安全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企业网安全架构模型的仿真与验证 | 第41-55页 |
·网络仿真概述 | 第41页 |
·企业网受到内部攻击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攻击行为分析 | 第42-43页 |
·仿真实验的拓扑情况 | 第43-44页 |
·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企业网受到外部攻击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6-54页 |
·Opnet 仿真软件 | 第47-48页 |
·攻击行为分析 | 第48-49页 |
·仿真实验的拓扑情况 | 第49-51页 |
·仿真实验的说明 | 第51-53页 |
·实验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5-57页 |
·本文总结 | 第55页 |
·未来工作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摘要 | 第60-62页 |
Abstract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