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母寺铅锌矿浅孔留矿法采矿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11-15页 |
| ·留矿采矿法在国外的应用 | 第11-12页 |
| ·留矿法在国内的应用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浅孔留矿采矿法的基本理论 | 第17-31页 |
| ·浅孔留矿采矿法的适用条件 | 第17页 |
| ·矿块的构成要素 | 第17-18页 |
| ·阶段高度 | 第17页 |
| ·矿块长度 | 第17-18页 |
| ·矿柱尺寸 | 第18页 |
| ·采准方案布置 | 第18-22页 |
| ·按矿块天井的类型和数目分类 | 第18-20页 |
| ·按底部结构分类 | 第20-21页 |
| ·按阶梯工作面形状和推进特点分类 | 第21-22页 |
| ·采准工程 | 第22-24页 |
| ·天井 | 第22-23页 |
| ·人行硐室 | 第23页 |
| ·漏斗与拉底 | 第23-24页 |
| ·回采工作 | 第24-31页 |
| ·凿岩 | 第24-25页 |
| ·爆破 | 第25-28页 |
| ·通风 | 第28页 |
| ·局部放矿 | 第28页 |
| ·撬顶、平场与支护 | 第28-29页 |
| ·循环工作组织 | 第29页 |
| ·集中放矿 | 第29-30页 |
| ·矿柱回采与空场处理 | 第30-31页 |
| 3 银母寺铅锌矿浅孔留矿法采矿设计 | 第31-46页 |
| ·浅孔留矿法技术经济指标和设计内容 | 第31-32页 |
| ·浅孔留矿采矿法的技术经济指标 | 第31页 |
| ·矿块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 第31-32页 |
| ·银母寺铅锌矿地质概况 | 第32-35页 |
| ·矿区地质概况 | 第32-34页 |
|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4-35页 |
| ·矿床勘探类型及主要依据 | 第35页 |
| ·采矿方法的选择 | 第35-40页 |
| ·银母寺铅锌矿开采技术条件 | 第35-36页 |
| ·选择采矿方法的准则 | 第36页 |
| ·采矿方法方案初选 | 第36-37页 |
| ·采矿方法的技术比较 | 第37-38页 |
| ·采矿方法的经济比较 | 第38-39页 |
| ·采矿方案的确定 | 第39-40页 |
| ·矿块布置和构成要素 | 第40页 |
| ·采准切割 | 第40-42页 |
| ·矿石回采工艺 | 第42-45页 |
| ·回采顺序及工作面形式 | 第42页 |
| ·凿岩落矿 | 第42-44页 |
| ·出矿 | 第44页 |
| ·回采作业循环及劳动组织 | 第44-45页 |
| ·采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45-46页 |
| 4 银母寺铅锌矿采矿工艺的改进 | 第46-51页 |
| ·银母寺铅锌矿采矿工艺现状 | 第46页 |
| ·锚杆支护采矿工艺改造工作机理 | 第46-47页 |
| ·浅孔留矿采矿锚杆支护工艺 | 第47-48页 |
| ·锚杆支护施工工艺 | 第47-48页 |
| ·锚杆支护技术要点 | 第48页 |
| ·银母寺铅锌矿使用效果分析 | 第48-51页 |
| 5 1251中段KC105矿房采矿工程应用实例 | 第51-62页 |
| ·1251中段KC105线矿块工程概况 | 第51页 |
| ·矿块工程布置 | 第51-55页 |
| ·采矿工艺 | 第55页 |
| ·施工组织 | 第55页 |
| ·安全措施 | 第55-56页 |
| ·1251中段KC105矿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56-62页 |
| ·KC105矿块矿量 | 第56-57页 |
| ·KC105矿块采准切割工作量 | 第57-58页 |
| ·KC105矿块回采设备人员 | 第58页 |
| ·回采工作面材料消耗量 | 第58-59页 |
| ·技术经济指标 | 第59-62页 |
| 5 结论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