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存在问题分析 | 第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常见病害与工作状态 | 第17-46页 |
·桥面铺装病害调查与分析 | 第17-28页 |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构造 | 第17-21页 |
·病害调查 | 第21-25页 |
·病害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破坏类型与设计指标 | 第28-33页 |
·疲劳开裂 | 第28-30页 |
·粘结层剪切破坏 | 第30-31页 |
·车辙破坏 | 第31-32页 |
·推移拥包破坏 | 第32页 |
·温度裂缝 | 第32-33页 |
·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力学分析与工作状态 | 第33-44页 |
·计算模型 | 第33页 |
·层间剪应力计算分析 | 第33-37页 |
·层间法向拉应力分析 | 第37-41页 |
·温度应力分析 | 第41-43页 |
·桥面铺装层间工作状态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柔性涂膜类防水粘结层 | 第46-82页 |
·桥面防水粘结层作用及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 第46-54页 |
·桥面防水体系特点及要求 | 第46-50页 |
·常用桥面防水粘结层存在问题分析 | 第50-54页 |
·柔性涂膜类防水材料防水机理研究 | 第54-61页 |
·防水材料成膜机理 | 第54-56页 |
·防水材料防水机理 | 第56-59页 |
·防水材料工作机理 | 第59-61页 |
·柔性涂膜类防水粘结材料性能研究 | 第61-81页 |
·柔性涂膜类防水粘结材料性能指标要求 | 第62-63页 |
·原材料选择 | 第63-65页 |
·实验步骤 | 第65-69页 |
·层间剪切试验 | 第69-71页 |
·层间拉拔试验 | 第71-72页 |
·最佳用量确定 | 第72-76页 |
·温度影响 | 第76-77页 |
·界面粗糙度影响 | 第77-79页 |
·冻融循环影响 | 第79页 |
·国内常用防水粘结材料性能对比试验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四章 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性能研究 | 第82-103页 |
·异步碎石存在问题分析 | 第82-83页 |
·同步碎石作为桥面防水粘结层特性研究 | 第83-88页 |
·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性能研究 | 第88-101页 |
·实验过程及原材料选择 | 第88-90页 |
·最优沥青洒布量及石料撒布量确定 | 第90-92页 |
·单一粒径碎石与级配碎石防水粘结层性能对比试验 | 第92-94页 |
·不同沥青结合料效果对比试验 | 第94-97页 |
·温度对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影响 | 第97-99页 |
·老化对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影响 | 第99-100页 |
·不透水性能试验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两油一料”改进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方法研究 | 第103-111页 |
·“两油一料”的提出 | 第103-104页 |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第104-107页 |
·最佳上层沥青洒布量确定 | 第104-106页 |
·最佳下层沥青洒布量确定 | 第106-107页 |
·“一油一料”与“两油一料”性能对比研究 | 第107-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防水粘结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第111-125页 |
·防水粘结层施工前准备工作 | 第111-115页 |
·施工基本要求 | 第111-112页 |
·桥面处理 | 第112-115页 |
·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 第115-122页 |
·柔性涂膜类防水粘结层施工 | 第115-118页 |
·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施工 | 第118-122页 |
·工程质量验收 | 第12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七章 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实体工程 | 第125-130页 |
·实体工程修筑 | 第125-127页 |
·桥梁工程概况 | 第125-126页 |
·实体工程桥面铺装方案 | 第126-127页 |
·实体工程桥面铺装施工质量检测 | 第127-129页 |
·水泥混凝土桥面质量检测 | 第127页 |
·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检测 | 第127-128页 |
·沥青混合料铺装层施工质量检测 | 第128-129页 |
·实体工程跟踪观测 | 第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设想 | 第130-133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0-132页 |
进一步设想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