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住宅区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式初探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问题的对象及背景 | 第12-15页 |
·研究的对象 | 第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现状及特点 | 第19-41页 |
·住宅区规划的发展演变 | 第19-21页 |
·住宅区规划的发展和演变 | 第19-20页 |
·相关概念的理解 | 第20-21页 |
·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配建指标的设置 | 第21-27页 |
·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 第21-23页 |
·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指标的设置 | 第23-26页 |
·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意义 | 第26-27页 |
·我国住宅区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特点 | 第27-30页 |
·住宅区发展情况 | 第27-29页 |
·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特点 | 第29-30页 |
·当代住宅区建设情况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特点 | 第30-41页 |
·当代住宅区的新内容 | 第30-32页 |
·当代住宅区的建设情况 | 第32-34页 |
·近年来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情况 | 第34-36页 |
·近年来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特点 | 第36-41页 |
第三章 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调查研究 | 第41-54页 |
·住宅区服务设施现状调查 | 第41-45页 |
·区位差别 | 第41-42页 |
·消费层次差别 | 第42-43页 |
·规模差异 | 第43-44页 |
·环境差异 | 第44-45页 |
·住宅区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45-51页 |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问题 | 第45-46页 |
·住宅区服务设施的空置问题 | 第46-47页 |
·服务功能与居住功能的矛盾 | 第47-49页 |
·服务设施带来的社会问题 | 第49-50页 |
·服务设施与住宅区安全的矛盾 | 第50-51页 |
·住宅区服务设施规划的研究 | 第51-54页 |
·不同类型住宅区服务设施的特征 | 第51-52页 |
·影响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因素 | 第52-53页 |
·住宅区服务配套设施的发展前景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理论及案例研究 | 第54-63页 |
·相关理论 | 第54-56页 |
·新城市主义理论 | 第54-55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55-56页 |
·国外相关实例——日本幕张滨城住区第7 建设地区 | 第56-59页 |
·国内相关实例——深圳万科四季花城 | 第59-61页 |
·实践中的启示 | 第61-63页 |
第五章 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式及应用 | 第63-76页 |
·住宅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规划的原则 | 第63-64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63页 |
·弹性控制原则 | 第63页 |
·统筹协调原则 | 第63-64页 |
·住宅区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的模式与方法 | 第64-76页 |
·沿周边道路布置住宅区配套设施的规划模式 | 第64-68页 |
·商业街的规划模式 | 第68-72页 |
·公共服务设施带的规划模式 | 第72-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