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无线局域网简介 | 第12-14页 |
·无线局域网概述 | 第12-13页 |
·无线局域网的传播媒体 | 第13-14页 |
·无线局域网安全问题 | 第14-16页 |
·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6-18页 |
·本文的内容与贡献 | 第18-19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WLAN)安全概述 | 第20-42页 |
·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 第20-22页 |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模式 | 第22-24页 |
·基础架构无线局域网 | 第23页 |
·自组网架构无线局域网 | 第23-24页 |
·无线局域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 第24-32页 |
·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在安全方面的比较 | 第24-25页 |
·无线局域网面临的安全分类 | 第25-32页 |
·无线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 | 第32-41页 |
·无线局域网的非密码安全机制 | 第32-33页 |
·扩频技术 | 第32-33页 |
·SSID服务集识别码认证 | 第33页 |
·访问控制列表 | 第33页 |
·无线局域网安全的密码解决方案 | 第33-41页 |
·有线对等保密协议(WEP) | 第34-39页 |
·RC4流密码算法简介 | 第34-35页 |
·有线对等保密协议对信息的处理过程 | 第35-37页 |
·有线对等保密协议的认证过程 | 第37-38页 |
·有线对等保密协议的缺陷 | 第38-39页 |
·Wi-Fi保护访问(Wi-Fi Protected Access) | 第39-40页 |
·IEEE802.11i标准 | 第40页 |
·WAPI标准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IEEE802.11i协议的研究 | 第42-51页 |
·802.11i所用到的密码算法 | 第42-44页 |
·802.11i认证过程 | 第44-48页 |
·802.1X | 第44-45页 |
·802.11iRSNA建立过程: | 第45-48页 |
·802.11i安全性分析 | 第48-50页 |
·802.11i安全协议的优点 | 第48-49页 |
·802.11i协议的不足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WAPI安全架构的分析与实现 | 第51-90页 |
·WAPI概述 | 第51页 |
·关联与状态 | 第51-53页 |
·第一类帧 | 第52-53页 |
·第二类帧 | 第53页 |
·第三类帧 | 第53页 |
·安全关联的建立 | 第53-55页 |
·基础结构模式下安全关联的建立 | 第53-54页 |
·自组网模式下安全关联的建立 | 第54-55页 |
·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WAPI | 第55-88页 |
·WAI鉴别及密钥管理 | 第55-83页 |
·鉴别系统结构 | 第56-59页 |
·WAPI安全关联的管理 | 第59-62页 |
·WAPI中的证书 | 第62-65页 |
·WAI协议 | 第65-83页 |
·密钥导出系统 | 第83-84页 |
·WPI保密基础结构 | 第84-88页 |
·无线局域网产品使用的SMS4密码算法 | 第85-87页 |
·WPI—SMS4工作模式 | 第87-88页 |
·WAPI安全性分析 | 第88-89页 |
·WAPI设计上的优点 | 第88页 |
·WAPI设计上的不足 | 第88-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95-9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