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2章 反腐倡廉工作的切入点 | 第15-25页 |
| ·腐败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15-21页 |
| ·官僚是腐败行为的主体要件 | 第15-17页 |
| ·官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腐败行为的主观要件 | 第17-18页 |
| ·公共利益是腐败行为侵害的客体要件 | 第18-20页 |
| ·官僚实施了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是腐败行为的客观要件 | 第20-21页 |
| ·腐败现象的蔓延 | 第21-23页 |
| ·腐败思想的形成 | 第21-22页 |
| ·我国腐败现象的产生 | 第22-23页 |
| ·腐败的本质 | 第23页 |
| ·反腐倡廉工作的切入点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 第25-37页 |
| ·国家权力的运行原理 | 第25-34页 |
| ·经典模型的悖论 | 第25-27页 |
| ·囚徒困境的运行机制 | 第27-31页 |
| ·囚徒困境重新认识的意义 | 第31-34页 |
| ·对官僚的有效约束和激励机制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构建完善的国家权力结构体系 | 第37-54页 |
| ·封建专制国家权力结构体系 | 第38-41页 |
| ·封建专制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39-40页 |
| ·封建专制皇朝的周期率 | 第40-41页 |
| ·三权分立国家权力结构体系 | 第41-46页 |
| ·三权分立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42-44页 |
| ·三权分立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缺陷 | 第44-46页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 | 第46-51页 |
| ·当前三权分立国家权力结构体系占据世界各国主流思潮的原因 | 第51-52页 |
| ·三权分立国家权力体系经过完善发挥出它所具有的优越性 | 第51-52页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优越性没有发挥出来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5章 我国反腐倡廉体制的研究 | 第54-68页 |
| ·我国反腐倡廉工作艰巨性的根本原因 | 第54-58页 |
| ·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体系的不完善 | 第54-57页 |
| ·我国现行反腐倡廉推动力的缺陷性 | 第57-58页 |
| ·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体系的改革方向 | 第58-59页 |
| ·国家权力所有者重新归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59-60页 |
| ·社会稳定的需要 | 第59页 |
| ·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 第59-60页 |
| ·我国现今国家权力所有者回归的有利条件 | 第60-61页 |
| ·我国国家权力结构体系改革的思考 | 第61-64页 |
| ·对几种反腐倡廉想法的思考 | 第64-67页 |
| ·地方纪委受中纪委直管进行反腐倡廉工作思想的思考 | 第64-66页 |
| ·对于北欧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思考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 后记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