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言 | 第7-21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二) 理论渊源 | 第9-14页 |
(三) 文献梳理 | 第14-17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一、城中村产权现状与D市城中村改造介绍 | 第21-27页 |
(一) 产权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二) 城中村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分析 | 第22-25页 |
(三) D市城中村改造介绍 | 第25-27页 |
二、集体与政府的产权交易:两个村庄的对比 | 第27-38页 |
(一) L村:概括性国有化 | 第28-31页 |
(二) 国家权威:“控制——依附” | 第31-33页 |
(三) S村:产权法定 | 第33-37页 |
(四) 身份的转变:依附的弱化 | 第37-38页 |
三、集体内部的产权实践:基于成员权的产权 | 第38-45页 |
(一) 大中专学生的产权确认 | 第38-41页 |
(二) 新增人口的产权构建 | 第41-42页 |
(三) 非法产权的获取 | 第42-44页 |
(四) 基于成员权的产权 | 第44-45页 |
四、多种原则下的财产分配:集体成员权构建的制度逻辑 | 第45-49页 |
(一) 户籍:“单位”的符号象征 | 第45-46页 |
(二) 居民与农民:公平的生存伦理 | 第46-47页 |
(三) 社区共同体:人情与强权 | 第47-49页 |
五、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