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 第9-11页 |
(一) 信用风险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 | 第10-11页 |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概述 | 第11-15页 |
(一)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的原则 | 第11-13页 |
(二)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的主要手段 | 第13-15页 |
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概述 | 第15-19页 |
(一)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二)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的影响 | 第17-19页 |
1. 第一支柱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的影响 | 第17-18页 |
2. 第二支柱对我国商业银行银行风险法律监管的影响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中信用风险法律监管的经验借鉴 | 第19-29页 |
一、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制度 | 第19-21页 |
(一) 美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法律制度 | 第19-20页 |
(二) 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法律制度 | 第20-21页 |
(三) 美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 第21页 |
二、英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制度 | 第21-24页 |
(一) 英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法律制度 | 第21-22页 |
(二) 英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法律制度 | 第22-23页 |
(三) 英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 第23-24页 |
三、我国香港地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制度 | 第24-26页 |
(一) 香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法律制度 | 第24-25页 |
(二) 香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法律制度 | 第25页 |
(三) 香港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 第25-26页 |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的经验启示 | 第26-29页 |
(一) 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第26-27页 |
(二) 应该完善双标准的信用评级制度 | 第27页 |
(三) 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授权制度 | 第27-28页 |
(四) 应该建立独立、高效的内部稽核部门 | 第28页 |
(五) 应该完善信息披露责任制度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29-41页 |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29-33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9-30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36-41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6-37页 |
1. 《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银行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 | 第36页 |
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中的具体规定 | 第36-37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41-49页 |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1-44页 |
(一) 制定统一的信用评级法 | 第41页 |
(二) 确立独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 第41-42页 |
(三)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制度 | 第42-43页 |
(四) 完善企业信用制度 | 第43-44页 |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控制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4-46页 |
(一) 营造内部控制文化氛围 | 第44页 |
(二) 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第44-45页 |
(三) 建立科学合理的授权审批制度 | 第45-46页 |
(四) 建立独立的内部稽核部门 | 第46页 |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6-49页 |
(一) 拓宽信息披露原则体系 | 第46-47页 |
(二) 增加信用风险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47页 |
(三) 完善信息披露责任制度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