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一、前言 | 第8-19页 |
| (一) 研究当代中国人幸福感的意义 | 第8-10页 |
| (二) 国外幸福感研究分析 | 第10-15页 |
| 1、西方哲学史中的幸福观 | 第10-14页 |
| 2、国外幸福感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 (三) 国内幸福感研究分析 | 第15-19页 |
| 1、中国哲学史中的幸福观 | 第15-17页 |
| 2、中国幸福感研究的现状 | 第17-19页 |
| 二、幸福感概述 | 第19-27页 |
| (一) 幸福感概念的哲学内涵 | 第19-22页 |
| 1、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 第19-20页 |
| 2、人生需求 | 第20-21页 |
| 3、和谐的社会环境 | 第21-22页 |
| (二) 幸福感的相关影响因素 | 第22-27页 |
| 1、外在因素 | 第22-24页 |
| 2、内在因素 | 第24-27页 |
| 三、影响当代中国人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7-38页 |
| (一) 外在因素 | 第27-33页 |
| 1、经济发展与幸福感 | 第27-30页 |
| 2、政治发展与幸福感 | 第30-31页 |
| 3、文化发展与幸福感 | 第31-32页 |
| 4、社会支持与幸福感 | 第32-33页 |
| (二) 内在因素 | 第33-38页 |
| 1、价值观念与幸福感 | 第33-34页 |
| 2、道德与幸福感 | 第34-36页 |
| 3、智慧与幸福感 | 第36-38页 |
| 四、提升当代中国人幸福感的现实途径 | 第38-48页 |
| (一) 外在条件的满足 | 第38-42页 |
| 1、调节和引导经济持续发展,为提升人们的幸福水平提供物质基础 | 第38页 |
| 2、加强环境保护,为提升人们的幸福水平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 第38-39页 |
| 3、调节社会贫富差距,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 第39-40页 |
| 4、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减少社会失业 | 第40-41页 |
| 5、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提升人们的幸福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 第41-42页 |
| (二) 自身因素的具备 | 第42-48页 |
| 1、知识:实现幸福的前提 | 第42-43页 |
| 2、道德:提升幸福的阶梯 | 第43-44页 |
| 3、创造:增进幸福的途径 | 第44-45页 |
| 4、享受:争取幸福的应有之义 | 第45-46页 |
| 5、奉献:追求幸福的终极归宿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