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理论解析 | 第12-13页 |
·区域合作理论 | 第12页 |
·区域分工理论 | 第12页 |
·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12-13页 |
·中心——边缘理论 | 第13页 |
·系统论 | 第13页 |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研究动态 | 第13-2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21页 |
2 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比较 | 第21-30页 |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1-24页 |
·"泛珠三角"区域的复杂性 | 第22页 |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创新 | 第22-24页 |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4-26页 |
·长三角区域旅游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长三角区域旅游适度整合策略 | 第25-26页 |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6-28页 |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合作的资源条件 | 第26-27页 |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合作的途径 | 第27-28页 |
·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状况 | 第28-30页 |
·"无障碍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第28页 |
·"无障碍旅游"的优势 | 第28-29页 |
·"无障碍旅游"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9-30页 |
3 山东半岛城市群社会经济地域功能分析 | 第30-36页 |
·经济地域结构 | 第30-31页 |
·城市等级结构 | 第31-32页 |
·区域功能结构 | 第32-33页 |
·城市群空间分布特征 | 第33-35页 |
·区域信息化建设 | 第35-36页 |
4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条件分析 | 第36-51页 |
·空间区位分析 | 第36页 |
·旅游资源禀赋条件 | 第36-42页 |
·旅游资源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 | 第36-41页 |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第41-42页 |
·旅游交通支持系统 | 第42-44页 |
·旅游接待设施 | 第44-45页 |
·旅游客源市场 | 第45-47页 |
·旅游人力资源情况 | 第47-50页 |
·旅游信息化建设 | 第50-51页 |
5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模式 | 第51-65页 |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的解析 | 第51-60页 |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形态分析 | 第51-57页 |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模式总结 | 第57-60页 |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 第60-65页 |
·合作现状 | 第60页 |
·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创新模式 | 第60-65页 |
6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运行机制 | 第65-72页 |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65-70页 |
·区域旅游合作的区域利益机制 | 第65-66页 |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第66-69页 |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69-70页 |
·区域旅游合作保障机制 | 第70-72页 |
7 结语 | 第72-73页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72页 |
·不足之处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