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土石坝张拉裂缝开展机理研究与数值模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压实粘土拉伸特性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压实粘土拉伸特性试验方法 | 第12-15页 |
·压实粘土拉伸特性试验研究 | 第15-19页 |
·压实粘土线弹性张拉断裂力学研究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及裂缝问题模拟计算 | 第21-26页 |
·岩土工程中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岩土材料裂缝扩展问题模拟计算 | 第24-26页 |
·无单元法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26-31页 |
·无单元法的研究历史 | 第26-30页 |
·无单元法模拟裂缝开展的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31-33页 |
第2章 三轴拉压仪研制和压实粘土拉伸特性试验研究 | 第33-45页 |
·卧式三轴拉压试验仪的研制 | 第33-36页 |
·加载装置 | 第34-35页 |
·卧式三轴压力室 | 第35-36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6页 |
·试验概况 | 第36-40页 |
·试验土料和方案 | 第36-39页 |
·拉伸试验步骤 | 第39-40页 |
·试验成果及分析 | 第40-44页 |
·三轴压缩试验成果 | 第40-41页 |
·三轴拉伸试验成果 | 第41-43页 |
·三轴压缩-拉伸组合试验成果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压实粘土三轴拉伸条件下的强度和本构特性 | 第45-70页 |
·压实粘土联合强度准则 | 第45-52页 |
·三轴拉伸情况下土体的破坏形式分析 | 第45-47页 |
·三轴拉伸试验强度成果及分析 | 第47-49页 |
·几种经典的强度准则及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49-51页 |
·压实粘土三轴拉伸破坏联合强度准则 | 第51-52页 |
·三轴拉伸条件下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及特性 | 第52-61页 |
·压实粘土拉伸曲线分析及断裂能[41] | 第53-55页 |
·压实粘土三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整理方法 | 第55-57页 |
·三轴拉伸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及特性 | 第57-58页 |
·三轴压缩-拉伸组合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及特性 | 第58-61页 |
·扩展邓肯张EB 模型 | 第61-68页 |
·峰值前切线模量计算 | 第61-63页 |
·峰值后应变软化段模拟方法 | 第63-64页 |
·体积模量计算 | 第64页 |
·模型参数及确定方法 | 第64页 |
·变形模量的判别选取 | 第64-65页 |
·试验和拟合结果的对比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点插值无单元法及程序实现 | 第70-100页 |
·径向基函数点插值无单元法(RPIM) | 第70-78页 |
·基本原理 | 第71-73页 |
·基函数的形式与形函数的性质 | 第73-75页 |
·影响域的确定与影响结点的选取 | 第75-78页 |
·三维比奥固结理论的无单元数值算法 | 第78-84页 |
·基于变分原理的无单元法基本方程推导 | 第78-83页 |
·数值实现方法及三维无单元法计算程序 | 第83-84页 |
·数值算例 | 第84-92页 |
·分片试验 | 第84-86页 |
·悬臂梁受端部集中荷载 | 第86-89页 |
·单向固结问题 | 第89-92页 |
·点插值无单元法与有限元耦合法 | 第92-99页 |
·无单元法中本质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 第92-95页 |
·点插值无单元法和有限元的直接耦合法 | 第95-96页 |
·数值算例 | 第96-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5章 压实粘土三维无单元法张拉脆性断裂模型 | 第100-117页 |
·有限元法中裂缝的模拟方法 | 第100-102页 |
·基于无单元法的弥散裂缝模型 | 第102-104页 |
·压实粘土的三维脆性断裂模型 | 第104-111页 |
·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和张拉断裂判别准则 | 第104-105页 |
·基于无单元法的脆性断裂模型 | 第105-106页 |
·开裂后整体与局部坐标下刚度矩阵的转换 | 第106-108页 |
·压实粘土三维脆性断裂模型的无单元计算模式 | 第108-111页 |
·计算实例-坝体裂缝离心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 | 第111-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6章 压实粘土三维无单元法张拉钝断裂带模型 | 第117-150页 |
·钝断裂带模型简介 | 第117-118页 |
·准脆性材料的张拉软化曲线形式 | 第118-120页 |
·压实粘土三维钝断裂带模型 | 第120-124页 |
·全量关系模型 | 第121-123页 |
·增量关系模型 | 第123-124页 |
·钝断裂带模型的特点 | 第124页 |
·压实粘土三维钝断裂带模型的无单元计算模式 | 第124-131页 |
·非线性无单元法的基本流程 | 第124-126页 |
·初应力法求解思路 | 第126-128页 |
·总体迭代方法和初始切线迭代矩阵的选取 | 第128-129页 |
·应力积分算法 | 第129-131页 |
·无单元裂缝弥散法的尺寸效应分析 | 第131-142页 |
·钝断裂带模型裂缝弥散尺寸效应分析 | 第132-139页 |
·脆性断裂模型裂缝弥散尺寸效应分析 | 第139-142页 |
·应力锁现象研究 | 第142-149页 |
·应力锁现象分析 | 第142-146页 |
·单边切口非对称三点弯梁试验 | 第146-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第7章 高土石坝横向裂缝与水力劈裂计算实例 | 第150-168页 |
·土石坝应力变形和裂缝分析综合软件系统 | 第150页 |
·双江口心墙堆石坝横向张拉裂缝三维计算分析 | 第150-160页 |
·工程概况 | 第151页 |
·计算概况 | 第151-154页 |
·不考虑裂缝开展的计算分析 | 第154-156页 |
·考虑裂缝开展的计算分析 | 第156-160页 |
·双江口心墙堆石坝蓄水期水力劈裂安全性评价 | 第160-167页 |
·计算概况 | 第160-163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63-165页 |
·极端条件下水力劈裂的开裂过程计算分析 | 第165-167页 |
·本章小结 | 第167-168页 |
第8章 结论 | 第168-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80页 |
致谢 | 第180-1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81-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