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废物的产生特性及其回收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包装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包装的再生情况 | 第14-16页 |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16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国外包装废物产生特性和回收体系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国外包装废物产生特性比较分析 | 第18-20页 |
·国外包装废物管理比较分析 | 第20-22页 |
·国外包装废物管理立法 | 第20页 |
·生产者的回收责任 | 第20-22页 |
·国外包装废物回收体系比较分析 | 第22-23页 |
·国外包装废物信息统计方法比较分析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包装废物产生特性 | 第26-44页 |
·包装废物产生特性的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物质流分析法概念 | 第26-27页 |
·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分类 | 第27-28页 |
·物质流方法在我国包装废物产生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28页 |
·我国包装制品产生量 | 第28-31页 |
·塑料包装制品产生量 | 第28-29页 |
·纸类包装制品产生量 | 第29-30页 |
·复合包装制品产生量 | 第30-31页 |
·我国包装废物处置量 | 第31-35页 |
·填埋场分拣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北京及秭归生活垃圾填埋场分拣结果 | 第32-33页 |
·包装废物处置量分析 | 第33-35页 |
·我国包装废物产生量预测分析 | 第35-44页 |
·灰色模型预测方法介绍 | 第35-38页 |
·塑料包装废物产生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塑料包装废物年产生量预测 | 第41-44页 |
第四章 我国包装废物回收体系研究 | 第44-68页 |
·我国包装废物的回收现状调研 | 第44-46页 |
·我国包装废物的回收调研设计 | 第44-45页 |
·回收调研结果 | 第45-46页 |
·我国包装废物回收率分析 | 第46-49页 |
·纸包装废物回收率估算 | 第46-48页 |
·塑料废物回收率估算 | 第48-49页 |
·我国包装废物管理体系 | 第49-58页 |
·包装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可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 第49-54页 |
·包装废物管理体制 | 第54-55页 |
·包装废物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5-58页 |
·我国现有回收体系现状 | 第58-61页 |
·再生回收企业回收分析 | 第58-59页 |
·复合包装的回收模式 | 第59-61页 |
·回收链经济价值分析 | 第61-63页 |
·包装废物回收体系模式 | 第63-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8-72页 |
·需要重点管理的包装废物 | 第68-69页 |
·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适用对象和形式 | 第69-70页 |
·包装废物分类回收系统的关键环节 | 第70页 |
·包装废物管理宏观策略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83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