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述 | 第10-20页 |
·法律职业概述 | 第10-13页 |
·法律职业概念 | 第10-11页 |
·法律职业化 | 第11-13页 |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界定 | 第13-15页 |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 | 第13-14页 |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性质 | 第14-15页 |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社会功能 | 第15-20页 |
·社会控制功能 | 第15-16页 |
·社会整合功能 | 第16-19页 |
·权力制衡和权利保障功能 | 第19-20页 |
2 西方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 第20-27页 |
·英美法系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产生与发展 | 第20-23页 |
·法官职业化的形成 | 第20-21页 |
·职业法官与律师间的流动性 | 第21页 |
·检察官与律师间的共通性 | 第21-22页 |
·由律师而产生的司法官在社会中受到尊敬 | 第22-23页 |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社会影响 | 第23页 |
·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产生与发展 | 第23-26页 |
·法律职业化与法务卡特尔 | 第24-25页 |
·法务卡特尔的建立 | 第25页 |
·法律职业群体地位的提高 | 第25-26页 |
·西方社会法律共同体发展的启示 | 第26-27页 |
3 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 第27-36页 |
·法律职业共同体独立性的缺失 | 第28-30页 |
·司法独立性的缺失 | 第28-29页 |
·法律职业严重的行政化 | 第29-30页 |
·我国法律职业群体内部的冲突与寄生 | 第30-32页 |
·律师与法官之间的隔阂与冲突 | 第30-31页 |
·司法腐败——法律服务市场上的寄生关系 | 第31-32页 |
·法律职业认同与保障的缺失 | 第32-34页 |
·职业伦理准则的缺失 | 第32-33页 |
·职业内部和职业外部对职业认同的双重缺乏 | 第33页 |
·身份保障的缺乏 | 第33-34页 |
·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过程中的特殊问题 | 第34-36页 |
·传统资源的缺乏 | 第34-35页 |
·市民社会的孱弱 | 第35-36页 |
4 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进路 | 第36-46页 |
·法津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可能性 | 第36-39页 |
·解释共同体的存在 | 第36-38页 |
·利益共同体的存在 | 第38-39页 |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自治性的取得 | 第39-42页 |
·司法独立对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意义 | 第39-40页 |
·司法体制改革 | 第40-41页 |
·法律职业共同体自治的重要因素——法律职业教育 | 第41-42页 |
·法律职业者内部关系的调整 | 第42-44页 |
·法律职业保障机制与法律职业伦理的确立 | 第44-46页 |
·司法保障机制的确立 | 第44页 |
·法律职业共同体伦理规范的确立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