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高粱遗传背景对其再生能力的影响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1-24页 |
·甜高粱的概述 | 第11-14页 |
·甜高粱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16-17页 |
·甜高粱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基因型对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 | 第18页 |
·甜高粱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高粱组织培养中不同外植体的选择 | 第19-21页 |
·植物激素及其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 第21-22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4页 |
2 研究内容一:甜高粱遗传背景多样性分析 | 第24-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引物设计 | 第24-25页 |
·基因组DNA 提取 | 第25-26页 |
·PCR 检测 | 第26-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SSR 分子标记结果 | 第30页 |
·针对特定序列合成的引物标记检测结果 | 第30-31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3 研究内容二:不同甜高粱品种的再生能力比较 | 第34-41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甜高粱成熟种子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外植体的消毒处理及接种 | 第34页 |
·培养基 | 第34-35页 |
·培养条件 | 第35页 |
·统计方法 | 第35页 |
·组织切片的观察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不同品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 第36-37页 |
·不同品种外植体愈伤分化情况 | 第37-38页 |
·愈伤组织切片观察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4 研究内容三:甜高粱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1-52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甜高粱成熟种子 | 第41页 |
·幼穗作为外植体 | 第41页 |
·幼胚作为外植体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培养基 | 第41-43页 |
·培养条件 | 第43-44页 |
·实验数据统计 | 第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49页 |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 第44-47页 |
·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与植株再生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不同的激素对愈伤组织及再生的影响 | 第49-50页 |
·培养基添加物对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 第50页 |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影响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1 MS 培养基配方 | 第60-61页 |
附录2 组织切片制作方法 | 第61-62页 |
附录3 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