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妇幼卫生论文--妇女保健与卫生论文

流动孕产妇艾滋病管理探索--以云南昆明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一、绪论第8-15页
 (一) 研究背景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9-11页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四) 理论基础第12-13页
  1. 公共管理理论第12页
  2. 公共伦理理论第12-13页
  3. 系统科学理论第13页
 (五) 研究方法及总体框架第13-15页
  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总体框架第14-15页
二、调研内容与过程第15-17页
 (一) 调查对象第15页
 (二) 调查现场第15页
 (三) 调查方法与实施第15页
 (四) 资料整理分析第15-17页
三、主要调研结果与总结第17-35页
 (一) 昆明市流动孕产妇艾滋病管理调研结果第17-28页
  1. 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第17-19页
  2. 对流动孕产妇调查的结果第19-25页
  3. 昆明市流动孕产妇艾滋病管理相关措施第25-26页
  4. 昆明市流动孕产妇艾滋病管理相关活动第26-28页
 (二) 调研结果的思考与发现第28-35页
  1. 成功经验总结第28-31页
  2. 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第31-32页
  3. 流动孕产妇艾滋病流行特点分析第32-35页
四、流动孕产妇艾滋病管理对策建议第35-45页
 (一) 世界各国艾滋病防治管理模式的借鉴第35-37页
  1. 澳大利亚艾滋病防治管理模式第35-36页
  2. 泰国艾滋病防治管理模式第36页
  3. 美国艾滋病防治管理模式第36-37页
  4. 我国香港特区艾滋病防治管理模式第37页
 (二) 流动孕产妇艾滋病管理对策建议第37-45页
  1. 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第37-38页
  2. 发挥政府相关部门作用第38-39页
  3.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第39-40页
  4. 社会工作理念介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第40-41页
  5.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信息交流第41-42页
  6. 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护理及人文关怀第42-43页
  7. 净化社会环境,阻断艾滋病传播途径第43页
  8. 建立流动孕产妇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第43页
  9. 落实经费筹款和监督评估机制第43-45页
附录第45-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贫困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影响因素研究--以唇腭裂为例
下一篇:有限差分的颅内动脉血压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