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绩效管理模式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流程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县级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 第11-25页 |
第一节 政府绩效管理的涵义及其作用 | 第11-14页 |
一、绩效管理的产生 | 第11-12页 |
二、政府绩效管理的涵义 | 第12-13页 |
三、政府绩效管理的作用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 | 第14-17页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15页 |
二、“经济人”理论 | 第15页 |
三、政府再造理论 | 第15-16页 |
四、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我国县级政府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 第17-25页 |
一、县级政府的地位和作用 | 第17-19页 |
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实施绩效管理的几种模式及特征 | 第19-22页 |
三、县级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县级政府的可实施性 | 第25-51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特点及常用方法 | 第25-32页 |
一、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的主要特点 | 第25-27页 |
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常用绩效管理方法 | 第27-32页 |
第二节 作为绩效管理工具的平衡计分卡 | 第32-35页 |
一、平衡计分卡的内涵 | 第32页 |
二、平衡计分卡的构成要素 | 第32-33页 |
三、平衡计分卡的优点 | 第33-34页 |
四、平衡计分卡的作用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平衡计分卡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应用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县级政府平衡计分卡的设计 | 第36-45页 |
一、县级政府的使命与战略 | 第36-37页 |
二、四层面与相应评估指标 | 第37-41页 |
三、县级政府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41-45页 |
第五节 县级政府平衡计分卡的实施 | 第45-49页 |
第六节 完善县级政府绩效管理的补充办法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