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引言第13-17页
 一、男权社会与家庭暴力第13-14页
 二、写作的缘起第14-15页
 三、各章分布及其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17-28页
 第一节 家庭暴力——一颗世界性的毒瘤第17-23页
  一、家庭暴力的种类和特点第17-18页
  二、家庭暴力的现状第18-21页
  三、家庭暴力的危害性第21-23页
 第二节 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的现状及其法律后果第23-27页
  一、国外的情况第23-25页
  二、国内的情况第25-27页
 本章结语第27-2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8-67页
 第一节 家庭暴力的界定第28-34页
  一、法律规范及各种组织文件中的界定第28-32页
  二、学理上的界定第32-34页
 第二节 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与反抗家庭暴力的原因第34-47页
  一、男性施暴的原因第35-40页
  二、受虐妇女不离开施暴人的原因第40-44页
  三、受虐妇女极端反抗施暴人的原因第44-47页
 第三节 受虐妇女的心理历程第47-49页
  一、国外的研究第47-48页
  二、国内大陆地区的研究第48-49页
 第四节 受虐妇女杀夫行为的立法与司法第49-62页
  一、如何定性第49-53页
  二、对受虐妇女的刑罚裁量(量刑)第53-60页
  三、证据及举证责任第60-61页
  四、女性犯罪人刑罚的执行第61-62页
 第五节 家庭暴力的防治措施第62-65页
  一、国外和港台地区的防治措施第62-64页
  二、国内大陆学者的建议第64-65页
 本章结语第65-67页
第三章 研究总体设计第67-90页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67-69页
  一、研究的问题第67页
  二、研究目的第67-68页
  三、研究意义第68-69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69-70页
  一、研究对象第69页
  二、研究方法第69-70页
 第三节 资料收集过程第70-74页
  一、研究地点的选择第70-71页
  二、样本的选择第71页
  三、资料收集方法第71-73页
  四、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第73-74页
 第四节 被研究者的基本情况第74-89页
  一、调研女子监狱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犯罪的基本情况第74-76页
  二、121 份有效问卷答题者的基本情况第76-80页
  三、被访谈者的基本情况第80-89页
 第五节 研究不足第89-90页
  一、调研时间不足第89页
  二、验证资料少第89-90页
第四章 受虐妇女杀夫的心理历程第90-109页
 第一节 经常受虐杀夫妇女的心理历程第90-105页
  一、希望期第90-95页
  二、半希望期第95-97页
  三、失望期第97-99页
  四、绝望期第99-101页
  五、杀人后的心理第101-102页
  六、服刑心理第102-105页
 第二节 偶尔受虐杀夫妇女的心理历程第105-107页
  一、希望期第105-106页
  二、半希望期第106页
  三、失望期第106-107页
  四、杀人后的心理第107页
  五、服刑心理第107页
 本章结语第107-109页
第五章 受虐妇女杀夫原因研究第109-134页
 第一节 主体外原因第109-122页
  一、无休止地受暴第109-116页
  二、社会支持薄弱第116-120页
  三、法制不健全第120-122页
 第二节 主体原因第122-132页
  一、心理原因第122-130页
  二、生理原因第130-131页
  三、文化程度和职业第131-132页
  四、法律观念第132页
 本章结语第132-134页
第六章 受虐妇女杀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第134-148页
 第一节 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一般考察情节第135-141页
  一、社会危害性的考察情节第135-137页
  二、人身危险性的考察情节第137-141页
 第二节 受虐妇女杀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受虐妇女的人身危险性第141-147页
  一、受虐妇女杀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第141-144页
  二、受虐杀夫妇女的人身危险性第144-147页
 本章结语第147-148页
第七章 个案分析第148-161页
 第一节 我被打的受不了了第148-154页
  一、受虐妇女基本情况第148页
  二、从结婚到入狱的心理历程第148-150页
  三、对杀夫主要原因的总结和建议第150-151页
  四、对其判决的评析第151-153页
  五、刑罚执行的建议第153-154页
 第二节 这日子没法过了第154-160页
  一、受虐妇女基本情况第154-155页
  二、从结婚到入狱的心理历程第155-157页
  三、对杀夫主要原因的总结第157-158页
  四、对其判决的评析第158-159页
  五、刑罚执行建议第159-160页
 本章结语第160-161页
第八章 刑事立法和司法建议第161-185页
 第一节 刑事立法建议第161-176页
  一、分则具体罪名第162-168页
  二、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第168-169页
  三、量刑情节第169-174页
  四、缓刑的条件第174-175页
  五、假释的条件第175-176页
 第二节 司法建议第176-184页
  一、对受虐妇女杀夫行为的定性第176-178页
  二、对杀夫受虐妇女的刑罚裁量第178-182页
  三、对受虐杀夫妇女的刑罚执行第182-184页
 本章结语第184-185页
第九章 防治受虐妇女杀夫的对策第185-202页
 第一节 完善立法与司法第185-193页
  一、颁布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85-189页
  二、用足现有法律,达到司法最优化第189-192页
  三、公安司法人员的意识变革与机构设置第192-193页
 第二节 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和警——社——医联动的模式第193-197页
  一、多部门的合作机制第193-194页
  二、警——社——医的联动模式第194-196页
  三、推广各地的有益经验第196-197页
 第三节 对受虐妇女和施暴人的心理干预和教育第197-199页
  一、受虐妇女第197-198页
  二、施暴人第198-199页
 第四节 反家庭暴力宣传第199-200页
  一、加强反家暴宣传,尤其是农村地区第199页
  二、在学校开展反家暴通识课第199-200页
  三、在结婚登记处进行反家暴宣传第200页
  四、单位的宣传第200页
  五、传媒的宣传第200页
 本章结语第200-202页
结论第202-208页
 一、家庭暴力对妇女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毁了受虐妇女的一生第202-203页
 二、受虐妇女杀夫具有必然性第203-204页
 三、定罪量刑时应该坚持整体观,考虑受虐妇女的特殊背景第204-205页
 四、对“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应持科学的态度第205-206页
 五、防治受虐妇女杀夫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首先要打破传统观念第206-207页
 六、关注农村受虐妇女第207-208页
参考文献第208-213页
附1第213-219页
附2第219-220页
附3第220-221页
后记第221-222页

论文共2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主要从犯罪学视角
下一篇:现代刑法思潮下的未遂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