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致谢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 第10-17页 |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 | 第10-12页 |
二、近年来恐怖主义犯罪的动向、特点 | 第12-15页 |
(一) 恐怖主义犯罪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恐怖性和残酷性 | 第12-13页 |
(二) 恐怖主义犯罪的超常规性 | 第13页 |
(三) 恐怖主义犯罪具有长期策划性、严密的组织计划性,多发生在人口密集或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地点 | 第13页 |
(四) 恐怖主义犯罪手段呈现多样性和高科技化 | 第13-14页 |
(五) 恐怖主义犯罪的组织形式趋于国际化,与邪教组织等有同流合污之势 | 第14页 |
(六) 恐怖主义犯罪具有突发性,犯罪活动以隐蔽性为主,公开性为辅 | 第14页 |
(七) 恐怖主义犯罪成员渐趋年轻化,国际反恐斗争的步伐滞后于恐怖组织的发展蔓延 | 第14-15页 |
三、我国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立场和反恐立法状况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铁路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状况和面临的形势 | 第17-24页 |
一、我国铁路的基本状况 | 第17-18页 |
二、我国铁路公安机关基本情况 | 第18页 |
三、我国铁路反恐工作面临的形势 | 第18-22页 |
(一) 国际因素 | 第19页 |
(二) 我国周边情况 | 第19页 |
(三) 我国国内因素 | 第19-20页 |
(四) 我国铁路内部情况 | 第20-22页 |
四、恐怖分子袭击铁路可能采取的手段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铁路反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24-35页 |
一、我国铁路反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一) 反恐防爆措施不落实的情况普遍存在,“五道防线”漏洞不小 | 第24-25页 |
(二) 线路安全防控能力不强,破坏铁路的案件时有发生 | 第25页 |
(三) 危及行车安全的治安隐患严重 | 第25页 |
(四) 铁路内部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 | 第25页 |
(五) 铁路干部职工包括公安民警的反恐意识和能力还需要适应形势要求 | 第25-26页 |
二、加强我国铁路反恐工作的对策和措施探讨 | 第26-35页 |
(一) 从组织、管理体制角度来看 | 第26-29页 |
(二) 从站车反恐防线角度来看 | 第29-30页 |
(三) 从提升防控能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和内部管理角度来看 | 第30-32页 |
(四) 从加强合作、借鉴经验教训和做好应急准备的角度来看 | 第32-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