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我国铁路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形势和对策探析

摘要第1-5页
致谢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恐怖主义犯罪概述第10-17页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第10-12页
 二、近年来恐怖主义犯罪的动向、特点第12-15页
  (一) 恐怖主义犯罪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恐怖性和残酷性第12-13页
  (二) 恐怖主义犯罪的超常规性第13页
  (三) 恐怖主义犯罪具有长期策划性、严密的组织计划性,多发生在人口密集或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地点第13页
  (四) 恐怖主义犯罪手段呈现多样性和高科技化第13-14页
  (五) 恐怖主义犯罪的组织形式趋于国际化,与邪教组织等有同流合污之势第14页
  (六) 恐怖主义犯罪具有突发性,犯罪活动以隐蔽性为主,公开性为辅第14页
  (七) 恐怖主义犯罪成员渐趋年轻化,国际反恐斗争的步伐滞后于恐怖组织的发展蔓延第14-15页
 三、我国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立场和反恐立法状况第15-17页
第二章 我国铁路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状况和面临的形势第17-24页
 一、我国铁路的基本状况第17-18页
 二、我国铁路公安机关基本情况第18页
 三、我国铁路反恐工作面临的形势第18-22页
  (一) 国际因素第19页
  (二) 我国周边情况第19页
  (三) 我国国内因素第19-20页
  (四) 我国铁路内部情况第20-22页
 四、恐怖分子袭击铁路可能采取的手段第22-24页
第三章 我国铁路反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24-35页
 一、我国铁路反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一) 反恐防爆措施不落实的情况普遍存在,“五道防线”漏洞不小第24-25页
  (二) 线路安全防控能力不强,破坏铁路的案件时有发生第25页
  (三) 危及行车安全的治安隐患严重第25页
  (四) 铁路内部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第25页
  (五) 铁路干部职工包括公安民警的反恐意识和能力还需要适应形势要求第25-26页
 二、加强我国铁路反恐工作的对策和措施探讨第26-35页
  (一) 从组织、管理体制角度来看第26-29页
  (二) 从站车反恐防线角度来看第29-30页
  (三) 从提升防控能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和内部管理角度来看第30-32页
  (四) 从加强合作、借鉴经验教训和做好应急准备的角度来看第32-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亲情犯罪研究
下一篇:社会阶层、社会支持、社会态度、适应策略对男性犯罪行为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