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1章 真实性抗辩的概念梳理 | 第15-22页 |
·真实性抗辩源自于普通法系 | 第15-16页 |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的名称确定 | 第16-17页 |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的适用范围 | 第17-19页 |
·不适用于隐私权抗辩 | 第17页 |
·不适用于以侮辱方式侵权的抗辩 | 第17-18页 |
·不适用于公共利益、公共人士为主体之侵权的趋势 | 第18-19页 |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的法理基础 | 第19-22页 |
第2章 新闻侵害名誉权真实性抗辩中真实性的分析 | 第22-30页 |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中真实性不等于新闻真实 | 第22-24页 |
·新闻真实属于道德范畴,真实性抗辩属于法律范畴 | 第22页 |
·确证新闻真实的手段是实践,确证真实性抗辩真实性的手段是证据 | 第22-24页 |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以可证实或证伪的事实为基础 | 第24-25页 |
·新闻侵害名誉权真实性抗辩真实性的证明程度 | 第25-30页 |
·客观 | 第26-27页 |
·性质 | 第27-28页 |
·整体 | 第28-30页 |
第3章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司法实践的困难 | 第30-55页 |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中真实性证明难 | 第30-33页 |
·新闻时效性增加了真实性抗辩证明真实的难度 | 第30-31页 |
·媒体很难掌握足以证明真实的证据 | 第31-33页 |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的错位 | 第33-42页 |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错位的表现 | 第33-39页 |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客观真实观念对真实性抗辩的影响 | 第42-47页 |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 第42-45页 |
·客观真实观念对真实性抗辩的影响 | 第45-47页 |
·新闻自由公权与个人名誉权私权的冲突认识不足 | 第47-55页 |
·新闻自由的公权性质分析 | 第47-49页 |
·对两种权利冲突认识不足对真实性抗辩的影响 | 第49-55页 |
第4章 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的经验借鉴 | 第55-63页 |
·别国关于真实性抗辩的经验 | 第55-59页 |
·美国 | 第55-56页 |
·英国 | 第56-57页 |
·德国 | 第57-58页 |
·日本 | 第58-59页 |
·对我国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的启示 | 第59-63页 |
·细化新闻侵害名誉权之真实性抗辩的规定 | 第59页 |
·利用公共利益特权平衡新闻自由与个人名誉权的冲突 | 第59-63页 |
小结与断想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