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公司僵局的基本问题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公司僵局的法律界定 | 第11-14页 |
一、公司僵局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公司僵局的法律特征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公司僵局的形成原因 | 第14-17页 |
一、公司基本制度是公司僵局形成的表面原因 | 第14-17页 |
二、对抗主体间的利益差异性是公司僵局形成的本质原因 | 第17页 |
第二章 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对域外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制度的考察 | 第17-22页 |
一、英美法系的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制度 | 第18-20页 |
二、大陆法系的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制度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一、我国实践中出现的公司僵局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2-23页 |
二、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公司僵局的法律规制 | 第23-24页 |
三、我国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制度的不足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域外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定位我国公司僵局应对制度的分析视角 | 第27-36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僵局法律应对模式分析视角的必然性 | 第27-30页 |
一、我国公司僵局法律应对立法指导思想的特异性 | 第27-29页 |
二、我国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司法缺憾的现实性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视角下我国公司僵局法律应对模式构造 | 第30-36页 |
一、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的合理界限 | 第30-33页 |
二、协调视角下的我国公司僵局法律应对模式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制度的构造 | 第36-56页 |
第一节 公司自治下的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制度 | 第36-45页 |
一、预设公司章程 | 第36-41页 |
二、自愿协商、调解 | 第41-43页 |
三、仲裁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国家强制下的公司僵局法律应对制度 | 第45-56页 |
一、司法强制解散制度 | 第45-50页 |
二、强制股份购买制度 | 第50-53页 |
三、其他司法救济方式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