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冷工艺生产特厚扁钢锭的模拟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大型扁钢锭研究进展 | 第14页 |
| ·凝固过程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物理模拟特点 | 第14-16页 |
| ·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第16-18页 |
| ·凝固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及特点 | 第16-17页 |
| ·国内、外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发展 | 第17-18页 |
| ·课题内容 | 第18-19页 |
| 2 强冷生产特厚扁型钢锭的物理模拟研究 | 第19-26页 |
|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19-20页 |
| ·实验设计 | 第20-22页 |
| ·实验装置 | 第22-23页 |
| ·实验过程 | 第23-24页 |
| ·实验结果 | 第24-26页 |
| 3 金属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原理 | 第26-36页 |
| ·金属铸造充型过程数学方程 | 第26-28页 |
| ·能量方程 | 第26-27页 |
| ·连续性方程 | 第27页 |
| ·N-S 方程 | 第27-28页 |
| ·体积函数方程 | 第28页 |
| ·金属凝固过程数学描述 | 第28-33页 |
| ·热传导方式 | 第29页 |
| ·热传导的有限元求解 | 第29-31页 |
|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第31-33页 |
| ·金属凝固潜热的处理 | 第33-35页 |
| ·模拟铸造过程流程 | 第35-36页 |
| 4 大扁钢锭模外强冷工艺的平行对比研究 | 第36-62页 |
| ·建立模型 | 第36-37页 |
| ·模拟计算参数 | 第37-44页 |
| ·Q235 钢热物性参数 | 第37-38页 |
| ·固液相线及固相率 | 第38-39页 |
| ·钢的导热系数 | 第39-40页 |
| ·比热和潜热 | 第40-41页 |
| ·密度和热膨胀系数 | 第41-42页 |
| ·铸铁的热物性参数 | 第42-43页 |
| ·绝热板、保温材料、耐火砖的物性 | 第43-44页 |
| ·其他参数 | 第44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4-61页 |
| ·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44-45页 |
| ·钢锭模温度场模拟结果 | 第45-48页 |
| ·钢锭温度场 | 第48-52页 |
| ·钢锭纵向测温点温度变化 | 第52-55页 |
| ·热流密度 | 第55-56页 |
| ·钢锭浇注完毕表面温度分布 | 第56-58页 |
| ·全凝固时间 | 第58-60页 |
| ·疏松缩孔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5 梯次强冷生产特厚扁钢锭的数学物理模拟研究 | 第62-73页 |
| ·物理模拟研究 | 第62-65页 |
| ·凝固进程 | 第62-64页 |
| ·最后凝固的位置 | 第64-65页 |
| ·梯次冷却工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5-68页 |
| ·钢锭模温度 | 第65-66页 |
| ·凝固过程温度场 | 第66-68页 |
| ·梯次冷却与空冷钢锭对比研究 | 第68-72页 |
| ·梯次冷却与空冷冷却钢锭温度场对比 | 第68-70页 |
| ·缩孔的位置及大小 | 第70-71页 |
| ·凝固时间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6 结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