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接触IC卡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论文的意义 | 第14-1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及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开发技术及工具简介 | 第18-29页 |
·非接触式IC卡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8-23页 |
·IC卡的分类及IC卡系统组成 | 第18-19页 |
·非接触式IC卡系统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非接触式IC卡系统涉及的主要技术 | 第22-23页 |
·软件开发环境及其关键开发技术 | 第23-29页 |
·MFC及Visual C++、C#开发环境 | 第24-25页 |
·ActiveX技术及其控件编程 | 第25页 |
·基于Web的开发技术 | 第25-26页 |
·.NET相关技术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9-46页 |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简要分析 | 第29-31页 |
·龙岩学院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现状概述 | 第29页 |
·龙岩学院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 第29-31页 |
·开放式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 | 第31-37页 |
·系统的总体原则 | 第31页 |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31-32页 |
·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和主要功能描述 | 第32-36页 |
·业务流程 | 第36页 |
·系统层次结构设计 | 第36-37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7-46页 |
·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 | 第37-41页 |
·系统数据库表设计 | 第41-46页 |
第四章 硬件电路系统及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46-56页 |
·硬件电路系统 | 第46页 |
·硬件选择及接口电路设计 | 第46-50页 |
·读卡器与AT89S52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 第46-48页 |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 第48-50页 |
·单片机及其通信模块 | 第50页 |
·液晶显示及报警模块等外围电路 | 第50页 |
·报警电路 | 第50页 |
·下位机系统流程图 | 第50-51页 |
·下位机主程序设计 | 第51-56页 |
·读卡器模块子程序的设计 | 第51-54页 |
·液晶显示模块子程序的设计 | 第54-55页 |
·报警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及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 第56-75页 |
·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库链接 | 第56-57页 |
·系统主登陆页面及用户登陆模块设计 | 第57-59页 |
·学生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 第59-64页 |
·教师用户模块设计 | 第64-68页 |
·管理员用户模块设计 | 第68-75页 |
第六章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安全性研究 | 第75-92页 |
·防火墙及其实现技术 | 第75页 |
·ASP漏洞及安全对策 | 第75-77页 |
·ASR.NET编码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 第77-81页 |
·容错设计策略 | 第77-78页 |
·让隐藏域更加安全 | 第78页 |
·阻止SQL注入攻击 | 第78-79页 |
·阻止跨站脚本执行 | 第79-80页 |
·文件上传中的安全问题 | 第80页 |
·使用GET方法在传递数据时的不安全处理方法 | 第80-81页 |
·ACCESS数据库的安全系统 | 第81-84页 |
·禁止ACCESS mdb数据库下载 | 第82-83页 |
·合理有效的分配数据库权限 | 第83-84页 |
·身份验证与权限控制的安全策略 | 第84-88页 |
·用户权限及身份验证 | 第84-85页 |
·基于用户的安全策略在B/S中实现的存贮结构 | 第85-86页 |
·基于用户的安全策略的菜单管理及安全检查 | 第86-88页 |
·IC卡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 第88-92页 |
·硬件安全性 | 第88-89页 |
·软件安全性 | 第89-90页 |
·IC卡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第90-91页 |
·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 第91-9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总结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