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钱塘江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3页
   ·流域水质管理研究进展第14-18页
     ·欧盟流域水质管理第14-15页
     ·美国流域水质管理第15-17页
     ·中国流域水质管理第17-18页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第18-29页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基础第18-20页
     ·狭义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第20-26页
     ·广义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第26-29页
   ·研究热点与存在问题第29页
     ·研究热点第29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9页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9-33页
     ·研究目标第29-30页
     ·研究内容第30页
     ·技术路线第30-33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污染负荷分析第33-47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33-36页
     ·研究范围第33页
     ·水文水系概要第33-35页
     ·社会经济简况第35-36页
   ·水质现状及污染负荷分析第36-47页
     ·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第36-38页
     ·污染负荷分析方法第38-42页
     ·污染负荷分析结果第42-47页
第三章 基于水质模型的流域水体纳污能力第47-91页
   ·模型与方法第47-55页
     ·一维模型第48-49页
     ·二维模型第49-51页
     ·QUAL2K模型第51-55页
     ·湖泊和水库模型第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90页
     ·控制单元划分第55-63页
     ·模型参数确定第63-69页
     ·流域 COD纳污能力第69-76页
     ·流域氨氮纳污能力第76-79页
     ·流域 BOD纳污能力第7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四章 基于纳污能力的流域典型河段水质目标管理第91-105页
   ·管理模式与方法第91-94页
     ·日最大排污量管理模式第91-93页
     ·计算模型第93-94页
   ·结果与讨论第94-103页
     ·计算单元划分第94页
     ·污染负荷分析第94-96页
     ·模型参数确定第96-97页
     ·流域日最大排污量分析第97-101页
     ·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措施第101-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五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第105-119页
   ·评价模型与方法第105-112页
     ·指标构建第105-107页
     ·指标权重确定第107-108页
     ·指标标准值确定第108-109页
     ·指标归一化第109页
     ·指标数据收集第109-112页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第112页
   ·结果与讨论第112-117页
     ·水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价第112-114页
     ·水环境承载力中远期情景预测分析第114-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第六章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流域管理对策第119-129页
   ·基于纳污能力的流域水质管理对策第119-124页
     ·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方案第119-122页
     ·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措施第122-124页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提升综合管理对策第124-128页
     ·流域发展功能定位第124-125页
     ·流域发展格局优化对策第125-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129-133页
   ·研究结论第129-131页
   ·创新点第131页
   ·研究展望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3页
作者简历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AHs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机理研究
下一篇:吸附—催化臭氧氧化协同降解液相有机污染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