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诗学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目次 | 第10-12页 |
1 绪论:走向生命诗学研究 | 第12-42页 |
·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31页 |
·走向生命诗学研究 | 第31-42页 |
2 小说之本质:记录生命的艺术形式 | 第42-59页 |
·现代小说是什么? | 第44-46页 |
·小说人物是什么? | 第46-49页 |
·小说形式是什么? | 第49-51页 |
·小说是艺术吗? | 第51-55页 |
·小说是什么? | 第55-59页 |
3 创作之定位:生命 | 第59-100页 |
·走出现代小说的困境 | 第60-73页 |
·直觉感知"现实" | 第73-86页 |
·重建"创作构思" | 第86-100页 |
4 批评之要义:从观到悟的审美体验 | 第100-120页 |
·"普通读者"批评立场 | 第101-103页 |
·"透视法"批评视角 | 第103-109页 |
·"比较与评判"批评方法和"趣味"准绳 | 第109-115页 |
·伍尔夫批评思想的价值 | 第115-120页 |
5 文学之形式:情感的艺术 | 第120-138页 |
·"情感说"的渊源 | 第121-125页 |
·形式:情感的关系和情感的表现 | 第125-133页 |
·"情感说"的价值 | 第133-138页 |
6 艺术之境界: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第138-166页 |
·探索"真实" | 第138-153页 |
·表现"物境"、"情境"和"意境" | 第153-166页 |
7 经典之例证:《海浪》 | 第166-194页 |
·《海浪》,生命写作的构思与构成 | 第166-178页 |
·《海浪》,生命精神的艺术表现 | 第178-194页 |
8 结语:在西方诗学和中国诗学之间 | 第194-202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22页 |
附录: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在中国 | 第222-231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31-232页 |
后记 | 第232-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