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气象学论文

泥河水库水—气界面CO2通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1页
   ·研究背景第10-16页
     ·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第10-11页
     ·内陆水体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概述第11-15页
     ·国内外水—气界面碳通量研究现状第15-16页
   ·箱法测定碳通量的原理与方法概述第16-19页
     ·静态箱—碱液吸收法第16页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第16-19页
     ·动态箱法测定碳通量第19页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9-21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1-26页
   ·研究地概况第21-22页
     ·地理位置和库区情况第21页
     ·水体理化特征第21-22页
     ·水生植物状况第22页
     ·水体营养水平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6页
     ·采样点的选择第22-23页
     ·采样时间设置第23-24页
     ·采样方法第24页
     ·样品分析第24-25页
     ·CO_2通量计算方法第25-26页
3 春季水—气界面CO_2通量日变化研究第26-36页
   ·环境因子变化特征第26页
   ·CO_2通量日变化特征第26-28页
   ·讨论第28-35页
     ·碳通量与风速的关系第28-30页
     ·碳通量与温度的关系第30-31页
     ·碳通量与叶绿素的关系第31-33页
     ·碳通量与碱度的关系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夏季水—气界面CO_2通量日变化研究第36-45页
   ·环境因子变化特征第36-37页
   ·CO_2通量日变化特征第37-39页
   ·讨论第39-44页
     ·水生植物对CO_2通量的影响第39-40页
     ·环境因子与CO_2通量的关系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秋季水—气界面CO_2通量日变化研究第45-55页
   ·环境因子变化特征第45-46页
   ·秋季水—气界面CO_2通量日变化特征第46-49页
   ·讨论第49-54页
     ·天气状况影响的CO_2排放第49页
     ·温度对CO_2通量影响减弱第49-51页
     ·风速与CO_2通量的关系第51-52页
     ·DOC与CO_2通量的关系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水—气界面CO_2通量季节变化及CO_2年排放量估算第55-60页
   ·水—气界面CO_2通量季节变化分析第55-58页
     ·CO_2通量季节变化特征第55-56页
     ·CO_2通量季节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第56-58页
   ·水—气界面CO_2年排放量估算第58-59页
     ·泥河水库CO_2年排放估算第58页
     ·泥河水库与不同地区水体CO_2年排放量比较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2页
 1.本论文主要创新点第60页
 2.主要研究结论第60页
 3.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纯菌种Ethanologenbacterium sp. nov R3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试验研究